阅读历史 |

11扣住安全帽(2 / 2)

加入书签

花献宜看着瓜皮贴的标:“能获金奖,肯定有能获金奖的原因嘛。”

这两孩子真会说话,阿姨打心底开心,又突然有些惆怅:“可惜啊,我那两个孩子…”

三人不约而同停住手中瓜,是不是无意间触到瓜田阿姨什么伤心事,不敢继续往下吃。

过了一会儿,阿姨发现他们几个都不动嘴了,“你们怎么不吃了?我两个孩子想吃这么好的瓜,现在都吃不到呢。你们快吃、多吃,别怕不够啊!”

见阿姨语气并非异常,江麦犹豫地问,“阿姨…你孩子…现在为什么…吃不到啊?”

“留学呢。”阿姨解释,“男孩子在英国留学,说西瓜味道太水!女孩子在韩国留学,说西瓜卖的太贵!”

三人异口同声:“哦??”这才放下有的没的揣测,继续吃瓜。

瓜棚那边有人发消息。

阿姨对他们嘱咐:“你们先吃着啊,阿姨瓜棚那边有点事。吃完了桌椅就放着,不用收拾也没事的!瓜不够还有啊!”

说完,便往瓜棚去。

他们三人配着蒲扇和聒噪蝉鸣,吃瓜。

天空突然被乌云盖过,闻雷鸣后不到半分钟。雨就落下来。

好在无风,雨滴直直落下。

他们直接并排坐上阿姨的后备箱,腿半垂地面之上。

“不是来兜风嘛?”郑悉吐了粒籽。

江麦很有经验:“没事,阵雨,十多分钟就停了。”

起初黄豆大小的雨滴砸到地上,由于太阳烤过挺久,路面发烫,雨珠立马氲开,并且散出特有的泥土味。

如江麦所言。

十多分钟后雨止转晴。蝉又开始聒噪。

三人将瓜皮垃圾、折叠桌椅都收拾好,并关下后备箱。

虽是郊区,但在沪城,主路十分平整,且两边都有水渠。故此地面上没有积水。

干完收拾的活,一转身,太阳炙烤下,地面已经半干状态。

三人绕到紫色皮卡后面。

一同把上面装载的三辆小电瓶车搬下来。

来时被晒发烫的座包,淋过场雨,又晒干了,此时温度坐着刚好舒服。

人手一辆。

扣住安全帽。骑上兜风!

左边金灿灿的向日葵花海!

右边绿油油的藤蔓西瓜田!

嘟嘟嘟嘟嘟嘟!

郑悉穿的无袖汗衫。花献宜和江麦的短袖宽松衬衫,被风灌的鼓鼓作响。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1]

“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2]

“反正…他都不难受…他只要自由…”[3]

日落于大道尽头。

三人把电瓶车搬回皮卡。

“开始干活。”花献宜道。

江麦:“是,boss。”

只是黄昏时分,看景还是清楚的。

向日葵花瓣镀上一层层铜黄光晕。

“这是要收的么?”郑悉指着盛开的向日葵。

“不是。这些花盘子都打开了。”花献宜回他,“而且这个品种,文森特黑心,今年夏天不讨好。”

三人下田埂。田埂对于郑悉来说有点窄,微张开手保持平衡,“花先生沪城郊区还有基地?”

“这不是我的基地。”花献宜指向田中心的棚子,“是农户的,合作项目。”

“文森特黑心,这个品种前些年盛好。利润可观。”

“向日葵本身不难种,全国许多农户,一拥而上,盲目跟风,导致今年产能过剩。比如彩南、豫南,诸多滞销。”

郑悉虽专业不在此,但也有基本经济学常识,不经疑惑,“滞销,农户应该会把价格放低啊。”

“是的。”江麦道,“很多地的向日葵价格都快比不上种子和肥料成本了。文森特基本是国外进口种子,价格本身不便宜。”

“许多农户宁愿把向日葵烂地里,都不肯用低于基础成本的价格抛出去。毕竟,采收,还要再添上人工、打包、运输等后续成本。”

郑悉点点头。

“那现在是采收什么?”

花献宜给他指另一片。

“没开的?”

花献宜点头。

走到棚子附近了。

一中年男人本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