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曲折(2 / 2)
崔素兰想着医院太远,要不试试,万一呢,便没再阻拦。
很快配好了药,孩子不会喝药,姜二爷还给碾成粉。
崔素兰用勺子给孩子慢慢喂下去,过程很顺利,好一会儿也没反应。刚松了口气,紧接着姜绵“哇”一下子给吐了个干净,苦的孩子直流泪。
一看这情形,两口子也不敢有侥幸心理啦。家都没回,抱着姜绵就往镇上走。
姜家村紧挨着小镇,从姜村里到镇医院也不远,也就五六里地吧。姜绵家是有自行车的,但是前天刚下了一场大雪,冰天雪地的骑不了自行车,只能抱着孩子步行去医院。
一出村三人被拦在了河边。小镇和姜家村之间有一条小河,本来河上有一座石头桥,但是年份久了,侵蚀的厉害,夏天的时候坍塌了。当时农忙顾不上修桥,只临时搭建了一座木桥方便人通行。
秋天雨水多,河水淹没了桥中心,现在这座木桥也被冻在了水下。
心里牵挂着孩子,姜卫民决定淌过去:“素兰咱们淌过去,我抱着绵绵,你跟着我。”两口子快速脱去棉裤、棉鞋,挽起底裤。姜卫民先一步下水,接过了姜绵,等崔素兰抱着棉裤、棉鞋下水,河水冰凉刺骨,两口子相互搀扶着过了河。脸色惨白地用裹姜绵的小毯子擦干身子,放下底裤,套上棉裤,穿好棉鞋。原地跳几下,温度上来后继续往医院赶。
一路磕磕绊绊的到了医院,又出了大厅的事儿。这一路太艰辛,一波三折的,如今都妥当了。两口子疲惫不堪,话都不想说
“咕咕~”
“咕咕~”自己的肚子在叫,两人却不想理会。靠着椅背崔素兰慢慢睡着了。
姜卫民给孩子换了药,饿得受不了,决定去买饭。
今天不是赶集日,街上也没有卖吃的的,姜卫民只能去医院伙房看看。
乡镇医院像个大点的四合院,门诊楼在北边,早上患者多,这会儿各科室门口排着长队;打针的大厅在西边,毕竟是镇上唯一的医院,姜卫民也很熟。出了大厅往南走五分钟他就到了伙房。
已经过了饭点,剩的东西不多。
姜卫民买了几个包子,听伙房的师傅说还有稀饭,便给姜绵带份小米粥。
不过,来的匆忙没带餐具,姜卫民和师傅商量商量:大哥,我这光慌着带孩子来看病了。出来的急,您看看能借我个碗不?我一会儿就给您送过来。”
大师傅常年在医院做饭,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