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赶集(2 / 2)

加入书签

“是呢,二大娘你都回来啦,去好早啊!”崔素兰看见人赶忙回话。

“三嫂子自己赶集去吗?”崔素兰的话不停。

“素兰怎么还拎着兔子?”

桥边不少赶集的熟人,时不时打个招呼,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还没到集市,就已经开始拥挤啦。

河的北边是一个涵洞,穿过涵洞就到小镇了。因临着清水河,小镇就叫清水镇。小镇集市从涵洞北边开始,沿着街横穿小镇,到省道交接处,省道北面也有小摊贩,姜绵她们一般不去那边。

涵洞北口主要是买卖牲口的地方,猪羊交易区,味道比较大,临近过年生意也很兴盛。屏息离开交易区。

从交易区往北很长一段路都是蔬菜,冻鱼这些食材,再往里面大都是肉铺,卖肉的,年前买肉的多,肉铺上的砧板上剁肉声不断。

这边也是个十字街,人流量大,十字街南北面是肉铺,西边是木制工具和出具,也有小家具。

东边比较多变,主要是米面,鸡鸭鹅蛋,猫狗兔等活物,姜绵的兔子就是在这儿买的。除了这些固定的,还有些时令的:年前有买对联的。初春买树苗;春末有鸡鸭鹅苗……

崔素兰决定先摆摊买小兔,问过另外几家价格,十块左右。姜家的兔子比别人的小点,但是很肥,有短毛的肉兔和长毛毛的普通兔,她们决定十块一只,两只便宜五毛。

小动物非常招小孩子喜欢,很快小摊上围满了人。不过孩子喜欢却不是做主的人,很多家长不想花钱买这种不实用的东西。因此看家多买家少,一上午六只兔子才卖出去一半。

能卖出去就是好的,有了这桩生意,崔素兰有了自己来钱的渠道,哪怕它少呢,崔素兰已经很满意了。眼看着要正午了,崔素兰决定收摊了,来集市半天了还没买东西呢。

提起兔笼,推着自行车,崔素兰背影都透露着欢喜。

先去十字路口北边,那边有相熟的摊贩,买了几块姜、五六个白萝卜和几朵黑平菇。

路西边有个戏院入口,戏院早就荒废了,每逢集市里面都是卖衣服、鞋子和家纺的聚集地。里面弯弯绕绕的逛起来很有意思,不过今天姜绵她们不方便逛。

再往北是卖花生瓜子的小摊,他们还有可以给加工炒花生。姜绵她们也没带花生,便买了一斤瓜子。

还有些卖糖果、糕点的,崔素兰决定年根儿再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