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回家(2 / 2)
第二天姜绵早早起来,喂了自己、羊羊和兔兔。接着和小伙伴汇合去学校上课了,中午在小卖部买三袋方便面,回家自己下一袋,吃完饭,在院子里剥会儿玉米,听到小伙伴叫人赶紧出去。下午回来先做完作业,给自己下了把面条,加入上午剩下的方便面调料,凑合着吃了晚饭。
天有些暗了,姜绵打开院子里的大灯,找了个亮一点的地方,又开始了剥玉米。
静寂的夏夜里一点声响就会无限放大,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远处的蛙声、院里的虫鸣时不时响起,彼时微弱的声响,在此时姜绵的耳朵里犹如钟鼓。心跟着颤动着,忙活着手里的活,还不忘小幅度地四下张望,时刻警惕突然窜出来的东西。
姜绵从小胆子就小,七八岁时自己睡觉还能时不时被吓哭,晚上出门从来都是用跑的,且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也会心慌,即使长大了也改不了自己怕黑的毛病。
就像现在,她只会注视自己面前有光的地方,附近的黑暗处,视线不小心扫地都得立马移开,多留一会儿她都能自己脑补出一部恐怖故事。
怕黑更怕粮食坏掉,姜绵不是真小孩儿,当然知道粮食重要了。只能像只小鹿警惕着四周。
早上姜绵要更早起来,把昨天剥好的玉米编在一起,今年院子里还没有搭玉米架子,只能先把玉米鞭放在菜园的矮墙上。
一条玉米鞭由三十多个玉米组成,新鲜玉米鞭特别沉,姜绵每次使出吃奶的劲也只能拎起来一条。一个人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搬运玉米鞭,等小伙伴来叫了还有三条没搬呢。
时间来不及了,早饭都没吃匆匆和小伙伴走了。
镇医院,姜卫民刚打好饭,伺候着崔素兰吃完,两人商量着今天出院。崔素兰那天晕倒主要是因为怀孕了不知道还出大力干活,太过劳累隐隐有小产迹象,身体自发休眠保护母体。医生的建议是住院调养一周,崔素兰担心姜绵,想早点回去,大不了在家卧床休养呗,
“卫民,咱一会儿问问医生今天就回去吧,绵绵自己在家我不放下。”都三四天了没见孩子,走得又急崔素兰从没有和孩子分开这么久过。心里惦记的跟什么似的。
姜卫民不赞同今天走,人医生让住一周呢,这满打满算才三天,这会儿回家能行吗?“这才三天,医生让住院一星期呢,绵绵你不要担心,我出门前都和爹娘说了,再怎么着也不会缺绵绵一口饭的。”
崔素兰可不像姜卫民那样想,这些年他爹娘待她们娘俩啥样她心里有数,还给绵绵做饭,孩子运气好赶上一顿饭不知道得挨多少说呢。怕是绵绵饿死家里,她们转头都能和别人说“这孩子忒懒,饿死都不知道做饭。”
越想越担心,绵绵这几天还不知道咋过的呢。不行我得回去!
奈不住她的央求。加上姜卫民也隐隐有点不放心,两人在医生那里好一通说,应下医嘱匆匆回了家。
到了家里都快中午了,只见院子东边车棚下之前堆玉米堆明显少一块儿,西边菜园墙上搭着几十条玉米鞭,还有一堆带着花生的花生秧子在院子中间占路。
三轮车是进不来车棚了,只能停在门楼底下。先给崔素兰抱回里屋床上,她现在还不能下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