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收获(2 / 2)
姜绵连连点头,“嗯嗯,爸爸真好!”
“咳咳!”突然崔素兰在一旁咳嗽了一声。
“妈妈也好!”哎!端水好难啊!
“卫民你先给爹娘那边送几斤,芫荽都收了,不给送点不好看。剩下的左右邻居送点,永立家也别忘了。对了,大哥、大姐和小妹那边送不送?”崔素兰赶紧提醒丈夫先把人情走了,再说卖钱的事儿。
给长辈送那时应该的,哪怕他们不好,但是你不能不孝敬他们。在村里住就是这样,舆论力量特别大,且带有很浓郁的个人色彩。要想不被中伤,结交几个邻居是不错的。一个是邻居住的近,有事好帮忙,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嘛;另一个同样是邻居住的近,他们的话可信度高。
再一个人是群居动物,信息流通很重要,崔素兰这一休养身体,一家子都不太社交,有点脱节了。送点小东西维持一下交情,省的什么时候被造谣没人帮。
她一说姜卫民就懂了用意,沉吟片刻道:“那就爹娘那边、邻居和永立家吧。那几家不送了,也没人帮我一点,还想要我的东西啊。”
“对了,你娘家那边也送点,两边老人呢,不能只送一边啊。”
崔素兰现在不喜欢回娘家,姜卫民要送是他的心意,说明重视自己。她才不会推脱,不过……“卫民,你有时间去小崔庄一趟吧,我就不去了,身体才刚好一点,不能折腾。”
姜卫民理解,:“行啊!我明天送了绵绵直接去,送太晚不好看。”
吃了晚饭,姜卫民挨家送了三斤芫荽,其实村里现在家家都有种菜,并不缺。但你要做这个生意,多少要有点表示,不然会显着忘本。
第二天一大早姜卫民先安置好姜绵,去岳父家送菜也不是单送菜,这些年岳父家帮着自家也不少,小到绵绵的衣服,大到家里的家具都有给,对比自家爹娘那是可以的了。
捡着几家刚摆上的小摊挑了点水果,割了点肉,匆匆往岳父家奔去。
“卫民来啦,给你老丈人送啥好吃的了?”
现在不是农忙,小崔庄街上占了不少人闲聊,有健谈的见着姜卫民总要调侃几句。
“卫民姑父快回家吧,大爷爷正在家呢,我刚才看到他在门口打牌嘞。”
崔素兰家辈份高,有那四五十岁的喊姜卫民姑父,他初时不自在,结婚这些年也都适应了。一边和人打招呼,一边往岳父家赶。
崔素兰娘家住胡同口,早有人来报信说女婿上门了,崔重山在打牌,王桂香看小卖铺呢,这会儿没人就在胡同口迎人,远远见到姜卫民忙招呼,“卫民来啦,我还当人说笑的呢,快!快!回家坐。”
“大娘最近挺好的不?今年家里忙,素兰身体不好好长时间没过来看您们了。”
两人说着话往家走,走到门口,姜卫民和崔重山他们打招呼,先和岳母回了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