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羯胡族(2 / 2)

加入书签

薛仁恩?是莫婶的那个儿子,薛仁恩吗。

被叫住的薛仁恩顿住动作,抬首看见从屋内缓缓走出的骆禅檀,想要给他行礼,但是又无法立刻放下手中的长剑,一时为难。

“放下你手中的剑。”骆禅檀命令他道,“她是我带回来的。”

“是。”薛仁恩干脆地收回了剑,先向骆禅檀弯身行了礼,又十分守礼地向她道歉。

“抱歉,姑娘,方才是我失礼了。”

她还在想,莫婶的这个儿子与她的性格也太过大相径庭了。

现在见他这么直接的道歉,脑海里浮现出莫婶朴实的笑容,又觉得,他的确是莫婶的儿子。

“无事。”她淡淡道。

陶昭南绕开伫立在她身前的薛仁恩,往自己的屋内走去。

骆禅檀看着陶昭南回到屋内,转头去看薛仁恩。

“进来。”

进入屋内,陶昭南抬头透过敞开的窗户看向窗外,看见院内站在台阶上下的两个人。

两人一前一后地进了屋内,薛仁恩还顺手关上了屋门。

随着门被关上的刹那,陶昭南收回视线,在桌上将那卷纸展开。

入目的字迹工整娟秀,字若秀兰,光是看着这字,就能猜想写下它的人必然是位心思细腻的温柔女子。

陶昭南粗略扫过内容,书写的正是曹植的《白马篇》。

一般女子多会临摹些少女情怀的情诗,再不然,便是咏叹美景的诗句。

倒是少见这个时代的女子会摹写述怀边塞游子豪情的诗篇。

回想起那个男人对这幅字帖的珍视,并不惜以威胁她的性命来强调,要她好好收好这卷字帖。

陶昭南心想,或许这字帖,就是他珍视之人所书。

是他的母亲,还是他的心爱之人。

察觉到自己又生出些无用的心思,陶昭南敛目摒弃脑子中的胡乱思绪,细心用镇纸压好字帖,准备磨墨习字。

另一间屋内,骆禅檀站在棋盘边,伸手从棋篓中捻起一颗黑棋,放在空荡荡的棋盘之上。

“有消息了吗。”他又伸手到白棋的棋篓中。

“禀尊使,我在陶山郡寻到了羯胡的幸存族人。”

啪嗒一声,白棋落下,骆禅檀猛地回头看向他:“可确认了。”

“属下跟了他整整半月,听过他同家人说过羯胡语,他的儿子,还会写羯胡的文字。应当没错。”

整整三年,杳无音讯。就在他快要相信,羯胡举族覆灭,无一生还之时,总算是寻到了点踪迹。

“可有派人监视着。”他不能大张旗鼓地将人带回京城,带进神暗司。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是在神暗司,他也不能保证没有其他势力的眼线。

“是,属下已经派可信的人时刻跟着,若有消息,随时传信。”

这些年,骆禅檀一直在找寻羯胡族的下落。

当年,戎夷部落势大,与骆王朝并立双雄。从先帝在时,戎夷一族一直都是骆王朝的心头之患。与漠南接壤的骆朝子民常年受戎夷骚扰,民不聊生,百姓哀声哉道。

然而,以当时骆王朝的兵力,难以击退戎夷,攻下漠南。

骆帝即位后,也始终为解决戎夷部落而感到苦恼。后来,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