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忆往昔(2 / 2)

加入书签

皇后淡淡地笑着,她看得出良娣心气儿高,但为了前途,她倒也是舍得下面子的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这宫里,争一时的高低又如何,还得看谁能笑到最后。

“本宫倒是不在意一个区区宫人,罚了也就罚了。”皇后轻轻拿起又轻轻放下。

这下,良娣才算大抵揣测到皇后娘娘唤她来的意思了。

不是为了絮微,而是为了那位陶姑娘。

既然絮微是皇后娘娘的人,那么往陶姑娘敷脸的雪肤膏中下药的幕后主使,便自然也是皇后娘娘了。

皇后娘娘不喜陶昭南,是想要除掉她。

“只是,陶姑娘是殿下在意的人。臣妾……臣妾也没有法子。”

良娣擅长示弱,只是示弱并非对任何人都有效果。

例如皇后,就完全不会因为良娣的示弱而心软。

皇后的音色冷了些:“办法,是要靠人想的。”

她警醒良娣道:“若非本宫一力提拔,就凭你庶女的身份,可会有嫁入东宫的机会。”

“你既发落了絮微,那么你便替本宫好好出出主意,想想如何将那位陶姑娘‘请’出东宫。”

皇后说话温温柔柔的,可良娣心里明白得很,能坐上皇后之位的人,怎么会是个简单的角色。

虽说,她是皇后母家族人,但实际上,也不过是攀了远亲。皇后是鲁南侯和大长公主的女儿,她不过是鲁南侯堂妹的孙女,关系上绕了好几个弯。

皇后让她进京前,她从未见过这位姨母,更不知晓她的性子。

她第一次入宫拜见皇后娘娘时,她待她熟稔亲近,还说把她当成自家人。

可后来她嫁给太子殿下,渐渐意识到,皇后娘娘并不如表面那般温和。

“还有,你也要想想法子给太子怀个孩子。”皇后不厌其烦地提起此事,话语中隐隐藏着不满,“否则,待太子新娶侧妃或是纳新人入东宫,你又该如何自处。”

皇后这话,看似是好意的提醒,却也是在告诉她,让她莫要忘了她也是半个鲁家人。

没有皇后做倚仗,她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难。

良娣乖巧应声答是,请安过后就回了东宫。

陶昭南的脸拖了十天半个月才完全好。

快到除夕,太子平日里要操劳的事情更多,更常常要去和骆帝讨论国事。

她能与骆安城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但经过她脸上起红疹一事,太子显然待她更为关照些。

“殿下,良娣吩咐人送了宵夜来。”陶昭南从门外瞿信手中接过了食盒。

她将食盒提到一边的桌案上,然后从中取出红豆粥,小心端到书桌边。

骆安城看了一夜的各地官员问安的章表,大多都是大差不差的祝词,他看得疲累。

听了陶昭南的话,他伸手要去拿她放在书桌边的宵夜,无意识间触碰到她还未来得及收回的手指。

细腻的肌肤擦过他的指尖,像是有细微电流穿过的酥麻感,从指尖到手臂,然后传到心脏。

她很快就收回了手,骆安城抬眼侧目去瞧她,也不知是因为天凉还是羞赧,她耳郭微微泛着粉红色,看着小巧可爱。

他定睛凝视她好一会儿,陶昭南不会没有察觉,她默默绕过书桌前侧,到旁边将他批阅过的文书细心地叠垒起来。

“昭南。”骆安城轻声唤她的名字。

陶昭南停下动作,轻声回应:“怎么了,殿下。”

她抬起无辜的双眸看向他,注视着那双眼睛,骆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