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2一出戏(1 / 2)

加入书签

《囚春雨》全本免费阅读.cc

“陛下,下月乃是皇太后生辰,不知陛下意欲如何操办。”

陛下即位,终日为案牍劳形,殿中太常求见,抬眼见少年帝王面露疲色,于心中感慨。

短短数月,曾经那个逍遥自在,逢人便露笑脸的九皇子,如今摇身一变,高坐明堂身着龙袍,愁云满面,竟一下老成了数岁。

然而,身为臣子,当朝为官,却也一样左右为难。

一边是树大根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景亲王,另一边是根基尚浅的少年帝王,若不选一方立身,那便是首当其冲,极易被拉出来杀鸡儆猴。

顶上传来一声轻叹,迟迟未有定论。

眼下形势,景亲王颇有当朝摄政王之气势。

遑论敬远侯离京,六殿下人不在京城,背后毫无倚仗的新帝在朝堂之上孤立无援。

景亲王说一,连新帝都不敢轻易驳斥。

说是九卿之首,也不过是皇族之下的蝼蚁。

皇室之争,他们不过走卒,随意就会被弃之,易之。

太常乃九卿之首,他不得不择一方而立。

何文道能升任太常,背后多有其连襟广阳侯的缘故在。而广阳侯乃景亲王一党,他自也被认为是景亲王的党羽。

只是,何文道并非追名逐利之徒。他为官虽不敢自称清正为民,但手上从未害过一条人命,为官只为安身立命。

何文道斟酌许久,出声提议道:“陛下重孝,皇太后的生辰自是要办。”

“只是不知陛下想要如何办,办多大。”

新帝闻声凝视面前躬身的太常何文道,右手食指轻抚拇指上扳指,眼底有猜度与打量。

他不禁想,他的兄长又想借母后的寿宴做些什么。

“依太常之见,该如何办最为适宜。”

“皇太后寿宴,理应隆重对待。只是……先帝宾天尚不足一年,不宜大操大办,亦不可不办,免得落人口舌,也免皇太后不快。”

骆封礼听后并不言语,这些个官员个个说话兜圈子,说了这般多却也像是什么都没说。

一顿和稀泥,说到底也没说该怎么办。

他静候何文道的下话,果不其然,何文道顿了片刻又继续说道。

“臣斗胆提议,陛下不若在宫中设宴为皇太后庆贺寿辰,宴请朝中重要官员。至于未能前来贺寿的官员,只需送来贺礼。”

“也为了避免过于奢靡,宫中陈设亦从简。按照惯例,逢太后寿诞,帝王往往会修筑庙宇、设坛诵经,为太后祈福。”

如此一来,其实此次皇太后的寿辰左不过是在宫中热闹一番,却也省去不少麻烦。

这大抵也是景亲王的意思。

在先帝驾崩前,德长太后已过了今年的生辰。

只是今年乃多事之年,先后遇贵妃离世、皇后薨逝,是以德长太后的生辰宴也是从简。

景亲王是不想让皇太后的寿宴办得过于盛大,给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好是无声无息,让新帝及皇太后在百姓记忆里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好为他未来称帝铺路。

骆封礼是单纯,却并非愚笨,皇兄的心思,他略思索也能明白。

然而,现下皇兄手握羽林军和广阳侯两大重兵,门下党羽众多,朝堂上几乎是他的一言堂。

就算他不愿按照何文道的意思筹办母后的寿辰,他也总有办法给他使绊子,让他不得不接受这番安排。

“那便照你说的办吧。”骆封礼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何文道躬身离开殿内,骆封礼转头看向身旁一声不吭恍若不存在的内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