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页(2 / 2)

加入书签

是一袋石蜜。

“那位施主还曾说,教您不必再去寻她。锦囊里的东西是给您的工钱。您若是想要离开楼兰,或是想去赵国,只要回那赵国使臣之处报上她的名字即可。她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锦囊上。”

安归猛地将锦囊翻了个面,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却清楚地写了两个汉字:谈宴。

他的思绪蓦地飘回到燕檀初入楼兰城,将他从乞丐头领手中买下的那一日。

小公主走在他身侧,笑意嫣然地抬头看着他,脆生生道:“我叫谈宴。你应当也瞧出来了,我是个中原人。待过几天我张罗完咱们的铺子,我教你写这两个汉文。”

可惜在楼兰城中,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颠沛流离,竟一直没有机会。她于临别时想到也许此生也无缘再见,才急匆匆地在锦囊上写下这两个字。

他以为她早就忘了。

老住持双手合十,似是有些叹惋,口齿不清地低声道:“殿下,她还托老衲转告一句,说是对您不起。”

楼兰城西的街巷中已飘起了雨。申时尚未过,天边竟已是一片浓墨色。

家家都忙着收衣闭户,风雨吹打着阴冷逼仄的街巷,如同濡墨一般景致。

燕檀从高墙跳下时伤了脚踝,一瘸一拐地踩在青石路的水洼中,溅起的水珠沾湿了鞋袜。她抬起双手遮在头顶,勉强看清十几步外的那座熟悉小院。

如她所预料的那般,那座小院依旧是门扇大开,内有士兵把守。

燕檀深吸一口气,用力闭了闭眼睛,复又睁开,怀着几分决绝的心思,走向那曾令她也生出过几分依赖和期待的院落。

“我是这座院子的主人。”她同把守在院中的士兵道,“我有要事禀报大王子殿下。”

这桩刺杀是二王子同匈奴人一早便筹谋好的引子。听索哲伽府上侍女所言,想必此事之后,还有层出不穷的奸计,令她父皇即便不愿,赵国同楼兰、匈奴之间也难免一战。

仅凭赵国如今的国力,本就难与这两国抗衡,即便是不打败仗,也要耗去大量民力和财力,元气大伤、百姓罹难。若是打了败仗,更是会令大片国土沦陷异族人之手。

这是最下乘的结果,是燕檀最不愿见到的结果。

若是她此刻从中斡旋,即便失败,也不过是令匈奴奸计得逞,而若是侥幸成功,却有可能扭转局势,令赵国转危为安。

燕檀思前想后,想到了一个人。

二王子同匈奴合谋杀死了赵国的和亲使团,意欲使赵国与楼兰交恶,其实不仅是与赵国为敌,也是与本欲迎娶赵国公主的大王子为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3ff.cc.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3ff.cc.cc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