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阁(2 / 2)
“那您还担心什么?”李氏不解地问。
李氏道:“你什么都好,就是见识少了些,行事不免有几分小家子气??我不把我的意思跟二小姐说清楚了,若是老爷不同意二小姐去保定府,二小姐如果怀疑是我从中搅和,我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嬷嬷讪然。
李氏想了想,第二天送走了廖家来催嫁的人,还是去了周少瑾的屋里。
周少瑾正要和春晚商量要不要把家里的那几盆花带去保定,见李氏进来,春晚忙站起身来给李氏端了个锦凳,又亲自去捧了茶点进来。
李氏笑着喝了茶,问周少瑾:“二小姐这在忙什么呢?明天大小姐就要出阁了,按理呢,应由你们的兄弟背了你大姐出门。可惜我无能,没能给你们生个弟弟。”她说着,眼圈一红,“我跟关老安人商量之后,就请了九如巷的诰大爷背你姐姐出门。只是那廖家也说了,你虽只能把你姐姐送出闺阁,可这封红却不能少了你的,指明了有一份是给你的。等到明天你姐姐在屋里等着全福人请她出门的时候,你就扶你姐姐一把,廖家的人就知道你是谁了。廖家的人会塞个封红给你,你接下就是了。等到你添了外甥女,再还回去就是。”
看样子廖家给足了周家面子。
周少瑾听着也欢喜,见李氏满脸的疲惫,说完了却不走,继续坐在她屋里喝茶,知道她还有话跟自己说。她的性子本来就喜静不喜动,如果是平时,李氏就是这样和她对坐上一天她也可以泰然自若地和李氏打着太极,但明天是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吱吱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西送给太太。”
周少瑾转身将那块用黄布包着的。从雷峰塔顺回来的砖抱了出来递给了李氏:“这是我跟着郭老夫人去普陀山路过杭州府时从雷峰塔求来的。有两块,一块给了姐姐带去廖家,这块是送给太太的。说是供在观世音的脚下,极灵的!”
李氏一听就知道是什么。
她顿时热泪盈眶。
没能生儿子。是她的一块心病。
她对周少瑾姐妹虽好。可那与其说是好。还不如说是一种敬而远之。
可没想到周少瑾对她如此的诚心。
她心里又生出些许的不安。
周少瑾并不需要李氏的感激。
她这么做是为了父亲。
姐姐也好,她也好,到了年纪就会嫁人。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能陪在父亲身边,陪伴父亲终老,照顾父亲生活起居的,却是李氏。她希望李氏能感受到她的善意,从而对父亲更好。
周少瑾递了块帕子给李氏,安慰她道:“太太还年轻,莫急。我听我乳娘说,有人嫁到她们村子十几年都没有孩子,结果突然有一天就怀上了。太太如此善待我们,好人自有好报的。”
李氏不好意地点头,却也不能和周少瑾多说什么,周少瑾毕竟是个没出阁的小姑娘。
两人说了几句话,李氏起身告辞。
周少瑾送了李氏出去。
迎面却《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太太去保定府了?
她道:“二小姐,可是老爷那边有什么信……”
“不是,不是。”周少瑾笑道,“太太进了门,家里有了主持中馈的人,我没有道理再继续留在程家,自然要跟着太太去保定府了!”
她原来想留在程家,是想通过程池告诫程泾,现在她该做的事已经做完了,再留在金陵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何况按着前世的记忆,今年的秋闱程许会高中解元,然后没多久,就发生了那件事……她离开金陵,正好避开这件事。
春晚肯定是要跟着周少瑾走的,只是她生于金陵长于金陵。骤然间听到要去保定府生活,不免有些舍不得走。
可这不是她能决定的。
她只能尽情地隐藏自己低落的情绪,笑道:“二小姐,您定下走的日子了吗?碧玉姐姐那里,我想临行前去给她们辞个行。”
“这是自然。”周少瑾笑道,“等我们走的时候,肯定是要过去给郭老夫人和碧玉她们辞行的。至于什么时候走……等我和太太商量了之后再说吧!现在大家都忙着姐姐出阁的事呢!”
春晚松了口气,默默地开始收拾东西。
很快,李氏就听到了风声。
只是第二天就是廖家来催嫁的日子,她一个年轻妇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又是第一次以主妇的身份打理周家的内务,事事都想求好求全,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坐下来细细地和周少瑾商量去保定府的事。可若是就这样放任不管。万一丈夫的意思是让周少瑾留在程家。她到时候可怎么跟丈夫交待啊!
周少瑾明年年底就及笄了,到了该说婆家的时候,程家门生故旧多。一把一大把的公子,周初瑾不就是因为这才嫁给了镇江廖氏做了嫡长媳吗?
偏偏这事又不能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
她急得嘴角都冒了泡。
李嬷嬷问李氏:“那你到底是希望二小姐跟着您去保定府呢?还是不跟着去?”
“我当然是希望她跟着去了。”李氏用你是白痴的目光瞥了李嬷嬷一眼,道,“我像菩萨似的把二小姐恭恭敬敬地供上两年,二小姐就该出嫁了。我既讨好了老爷又得了好名声,这么好的买卖,我脑子进了水才会不顾她的意愿继续让她留在程家呢!”
李嬷嬷不以为意,笑道:“要不,您给老爷写封信去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