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心急(2 / 2)

加入书签

晚上,樊祺回来道:“四老爷不在藻园。”

周少瑾脸色微变,道:“那有没有回九如巷?”

樊祺低声道:“也不在九如巷。”

周少瑾一夜没合眼,翌日天还没有亮就起了床,准备去寒碧山房看看。不曾想用过早膳,家里却收到了周镇的回信。

李氏告诉她:“……你父亲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回保定府。”

周镇回的是李氏最初写给他的那封信。

周少瑾现在哪里心情管这些,她只想尽快地找到程池,但这封信却正好给了她去九如巷的借口。

李氏对程家了解的越多,就越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吱吱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老太太拉着周少瑾的手和李氏寒暄了半晌才进入正题:“按理说,你对少瑾像亲生母亲一样,初瑾出嫁后,少瑾应该回去和你生活在一起。可你也知道,少瑾是我从小带大的,我实在是舍不得。好在姑老爷是个细致的,听说我要把少瑾留下就同意了……”

李氏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间和关太太计较。不管关老太太说什么她都笑眯眯地应好。等到李氏和周少瑾从嘉树堂出来,关老太太对李氏的印象大为改观,还私底下对王嬷嬷道:“姑老爷娶的这位新太太也是个玲珑通透之人,说话不费劲。”

王嬷嬷笑着应“是”。

周少瑾则长长地透了口气。

她总算把自己留在了嘉树堂。

接下来。就得把池舅舅找出来了。

在侧门的轿厅停下。周少瑾对李氏道:“我想去趟寒碧山房才好。我昨天给郭老夫人送了盆花去……此时才觉得不对劲,我想去探探老夫人的口风。”

李氏对寒碧山房那满眼绿色记忆深刻。

“你怎么会送盆花去给郭老夫人?”她催促周少瑾道,“你快去看看!我在这里等你。”

“你还是先回去吧!”周少瑾道。“我怕郭《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一边,若周家和二房扯上了关系,这件事会变得很复杂。

但她看着李氏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不好泼了她的冷水,笑道:“这件事我也不太懂,我觉得还是应该问问父亲??就是要说媒,也由父亲出面比较好。”

见周少瑾没有反对,李氏的情绪更高了,她笑道:“那就照二小姐说的办。”又有些感慨地道,“我没有想到二小姐会同意。”

周少瑾奇道:“我为什么不同意啊!”

李氏道:“二小姐您是不知道,我们李家虽也是积善之家,却比不得那些出了读书人的寒门小户,每每逢到什么事。总是我们李家吃亏。若是家里的侄女能嫁到读书人家,以后李家的子弟读书也就能到好一点的私塾,说不定我们李家也能出个读书人呢!”

这也许是李氏嫁给父亲的原因之一吧!

周少瑾思忖着,却不好继续这个话题,她笑道:“父亲肯定也希望李家好啊,这样幼瑾又多了能依靠的人啊!”

李氏笑眯眯地点头,道:“老爷是个很好的!”

她的话说得非常的真诚,显然对周镇很满意。

周少瑾窘然,又和李氏说了几句话,就回了上房。

没有了姐姐。三阔带两个耳房的上房就显得有些空荡。

她一个人坐在豆大的灯光前勾了半幅观世音持瓶像。听着打了三更鼓,这才歇下。

第二天一大早,管花房的余嬷嬷来问她:“您亲自种的那株双色牡丹是不是要搬到保定去?都结了花苞,这几天应该就要开了。若是开在路上就可惜了。”

周少瑾想了想。去花房挑了几盆花。吩咐春晚和余嬷嬷去趟寒碧山房:“双色牡丹送给郭老夫人。惠兰则送给池舅舅。”又想着不能送了郭老夫人不送关老太太,又道,“君子兰送到外祖母那里去。”

她想知道池舅舅回来了没有。

改变主意的事得尽快告诉池舅舅。免得池舅舅做了安排她这边又有变了卦。

周少瑾心里急起来。

可春晚回来却告诉她,四老爷还没有回来。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周少瑾隐隐觉得程池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只是管着程家的庶务,和人做做生意。

她想到传说死在漕帮手里的二房老太爷程励。

周少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