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府衙(1 / 2)
李氏并不在乎黄太太怎么想。
在她看来,只要自己守住本心,不贪不嗔,就不会给周镇的惹麻烦,周镇等她也就会更尊重。
她笑着送走了黄太太,安置好了周少瑾和她的那些花花草草,又开始给那些护送周少瑾过来的护卫们准备土仪。
黄太太看着不免咋舌,道:“夫人,您这也太客气了。”
李氏笑道:“是程家的护卫,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
黄太太《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太甚至是新进门的诰大奶奶都得了她的酱菜。她还各给郭老夫人和关老太太写了封信去,说自己在保定府的生活。
等她去奎楼的时候,发现奎楼旁的火烧很好吃,又让人带了一堆回去。
樊刘氏笑她:“二小姐这是要把保定府给搬去金陵城啊!”
众人哈哈大笑。
很快就到了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吃腊八粥,金陵城那边送来了郭老夫人和关老太太的回礼。
郭老夫人是首饰,关老太太是绫罗绸缎。
来送回礼的是吕嬷嬷,她告诉周少瑾,四房那边已开始准备程诣的婚事,程许脸上的伤好了之后没有回多稼轩,而是留在了郭老夫人的碧纱橱,每日苦读不辍:“……闵家和程家的婚事也定了下来。明年九月就会完婚了。夫人几次请许大爷回多稼阁去,许大爷都没有答应。”
而小檀从随着吕嬷嬷过来的小丫鬟口里却得知,程许的状态很不好,年轻轻轻的,却像经历过很多痛苦的的,暮气沉沉。袁氏为此事和郭老夫人闹过几次,可都铩羽而归,只敢在底下里抱怨两句。
周少瑾听了水波不兴。
只是有些郁闷为什么没有程池的消息。
不知道他会不会像程许那样突然就订了亲?
她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着,春晚急急地跑了进来,道:“二小姐,大姑爷来了。和老爷关在书房里说话呢!”
周少瑾一惊,道:“他不是在国子监读书吗?找父亲干什么?”
春晚摇头,道:“我只听说大姑爷原来准备坐船回镇江的,不知怎地先到了保定。”
前世的这个时候,姐夫就在京城悬梁刺股。今生怎么突然跑到保定府来了?
她让商嬷嬷去听墙角。
很快商嬷嬷就回了,笑道:“二小姐,是件好事。大姑爷前几天就已经跟着长房的二老太爷在一起读书,听廖大爷的意思,是池四爷帮得忙。廖大爷特意过来说一声,免得周大人还不知道,遇到了四爷连个谢字都没有。”
周少瑾非常的惊讶,道:“之前池舅舅怎么什么也没有说啊?”
悄悄地就把她为难的事办了。
这样姐姐在廖家就算是彻底地站稳了脚跟了吧!
她欠程池的更多了。
看书的诸位姐妹兄弟们,今天的更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吱吱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了很多看。后来我有次受了凉,程家大夫给我用了好几一副药都不见好。郭老夫人就让人把那念珠上的两颗蜜蜡珠下下来给我做了对耳环。说来也巧,我戴了这耳环没几天病就好了。这次我保定府,老夫人叮嘱又叮嘱,让我路上一定得戴这对耳环。我也很喜欢,就一直没有取下来。”她说着,就要娶下来给黄太太看看。
黄太太忙道:“不用,不用。还是二小姐戴着好。”
既然她不好奇了,周少瑾也就不麻烦了。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炮似的问着,还要撸了手上戴着一支碧玉手镯给周少瑾当见面礼。
周少瑾辞了又辞,还是李氏开口劝她。她这才收下。
黄太太却一直盯着周少瑾耳朵上的黄色蜜蜡珠看。
就连李氏都发现了。
黄太太笑着解释道:“我看二小姐的这耳坠好像不是素面的?”
周少瑾笑道:“你没看错。我耳朵上一颗珠子雕的是麻姑献寿。一颗珠子雕的是四季平安。”
黄太太奇道:“怎么会雕了这些?这么大粒的珠子。多可惜啊!”
周少瑾笑道:“这原是九如巷郭老夫人念珠上的珠子,她老人家佩了很多看。后来我有次受了凉,程家大夫给我用了好几一副药都不见好。郭老夫人就让人把那念珠上的两颗蜜蜡珠下下来给我做了对耳环。说来也巧,我戴了这耳环没几天病就好了。这次我保定府,老夫人叮嘱又叮嘱,让我路上一定得戴这对耳环。我也很喜欢,就一直没有取下来。”她说着,就要娶下来给黄太太看看。
黄太太忙道:“不用,不用。还是二小姐戴着好。”
既然她不好奇了,周少瑾也就不麻烦了。
谭太太一听来了兴趣,忙道:“那郭老夫人待人怎样?听说她生了三个儿子三个都是进士,长子更是做了内阁大臣?”
周少瑾想到郭老夫人的样子就笑了起来,点头道:“三位舅舅都是学识渊博之人。”
黄太太也不甘示弱地问起九如巷的事。
能说的周少瑾就说,不能说的就打个马虎眼过去。
商嬷嬷进来道:“二小姐,那些护卫等会就要启程回金陵了,打头的秦扬说要进来给您磕个头。”
秦扬是秦大总管远房的侄孙,这次就是由他带护送她到保定的。
周少瑾笑道:“那倒不必。他这一路也很辛苦,让他进来一趟也行,我有赏赐给她。”
商嬷嬷笑着去了。
周少瑾向黄太太和谭太太道歉,去了厅堂。
谭太太和黄太太都不由心中一凛。
周少瑾一深闺弱质,程家就算是担心她,派了人送她到保定府,就算是要走,也应该是向周少瑾的父兄之类的辞行才是,怎么那些护卫还要来给她磕头,好像她才是主子似的……
黄太太伸长了脖子朝外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吱吱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氏也很喜欢周少瑾,笑道:“我也想让二小姐在家里多留两年,可这说亲事却缓不得。不如先给她订婚,然后慢慢的地订婚期。”
周镇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嘴角微翘地去了前堂。
李氏和周少瑾等到黄太太来了之后就去了大悲阁。
大悲阁是前朝所建,雄传壮观,香火鼎盛。可也比不过南京的鸡鸣寺、甘泉寺。周少瑾喜欢归喜欢。还是觉得鸡鸣寺和甘泉寺理好。
上了香,在大悲阁用过斋菜,黄太太道:“大悲阁的酱菜也很有名,我们不妨带些回去。”
李氏从善如流。让人去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