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先帝旧事(2 / 2)
元丰九年,帝都会试弊窦多端、贿通关节,考生士子鼓噪不满,致使民议沸腾。皇帝震怒,罢免查处官员八十余人。主考官吏部尚书白行之,副考官田瑞,张斐然,斩首示众。礼部尚书丁宇为首的六十多名礼部官员,被下狱问责。
这是记在史书上不起眼的一笔,但这简单的几行字,却藏不住元丰十年舞弊案的血雨腥风。
皇帝钦点的主考官,副考官,全家十六岁以上男丁皆被处死,其余家人,男子发配充军,女子下入教坊。
礼部尚书丁宇虽不是舞弊的主谋,但因为科举筹备执行皆为礼部职责,出现怀挟倩代,顶名冒籍的现象,礼部难辞其咎。所以,丁宇等多个礼部官员都被抄家流放。
那一年,整个京都血流成河,人人自危。
这看起来,是元丰帝肃清科考的严政之举。但是让梅瑾萱至今都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一家也会有此下场。
徐大人,只是礼部中的一个从五品员外郎,品级最小,天天写些文书的小吏。既无名声,也无权柄。因家底丰厚,所以徐大人没什么进取心,不思钻营,天天点卯喝茶,乐得清闲。
就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涉及舞弊一事。
而这里面最诡异的,则是徐大人与同僚被刑部抓去下狱后,仅三日就“畏罪自尽”,死于狱中。
而后,徐家被抄。长子徐泽瑞十一岁,发配充军,妻子女儿没入教坊,由太常寺统一调配。
就这样,徐静嘉被押着,踏上了前往扬州教坊司的路。因奶娘忠心,不离不弃,遂同她一同前往。
这是徐夫人得到丈夫死讯后,匆忙之中设计好的。
如她安排,路途中,有人接应两人,奶娘带着徐静嘉悄悄逃离去往扬州的队伍。
可是不知哪处走了风声,才出逃不到二十里,就被官兵发现,前来追捕。
徐静嘉人小体力差,疲惫慌忙中,摔下山坡,跌到湍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