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惑(2 / 2)
然后......就在人家脸上留下两个红色的血印子。
她尴尬地收回手,装作无事发生地干咳一声,赶紧开口,吸引楚清怡的注意力。
“怎么做才能让帝王高兴?一个昏君,臣子只要顺从他的意思。哪怕他让数万将士白白牺牲,让千万百姓流离饿死,你也高呼圣明,那你就能让他高兴。而一个明君,臣子需要成为他的台阶,让他完成他的志向。保护他的江山社稷,为他开疆扩土,创下可以留存青史被后人歌赞的太平盛世,那你就能让他高兴。”
梅瑾萱问楚清怡:“你觉得你们楚家是哪一种臣子?你又觉得陛下,是明君还是昏君呢?”
这话问的。皇宫内院里,楚清怡就是有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说皇帝是昏君啊。
不过,她也不用撒谎。因为在她心里,李惑,的确是一个明君。
李惑上位不过四年,励精图治,努力清扫先帝时的沉疴。
他注重民事,关心军防。
南平朝的吏治在他的处理下,清明许多。
不光是赈灾济民,连边关军队的粮草补给也比先帝时增多数倍,再也不会出现被层层盘剥,到手不足十之一二的情况。
而且,李惑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他用了你,他就不会再对你疑神疑鬼,横加干涉。
宁安侯就来信和楚清怡赞叹过:陛下对她信任非常,哪怕战局焦灼,也不会派钦差御史之类的人来,对他们这些武将指手画脚,监视控制。
所以,在外人眼里。李惑是一个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好君王。
楚清怡的神情肉眼可见的松弛下来。
梅瑾萱的话堪称绝世良药,药到病除。
这一下,她心也不慌了,人也不紧张了,腰杆都挺直了。
楚清言变成楚清扬给皇帝带去什么损失了吗?
没有!
反而,她十几年来兢兢业业,杀敌无数,守住了南平的大门,保住了千里的防线。
她带给南平,带给帝王的只有得益。
退一万步讲,当初他们楚家欺骗的也不是现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