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晋江独发晋江独发(2 / 2)
至此毕衡才将一颗心收回了嗓子眼感激的冲着崔闾行礼“闾卿太感谢你了没有你这边消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送过去我可太幸运了遇到你……”
崔闾把人扶起来叹道“按理谈海事分成这块应该得要朝廷那边派人来谈……”
毕衡打断他“时间不等人我懂再说朝廷即便派了人来谁还能有你更了解这块事?回头他们若是觉得咱们谈亏了
说着眨了眨眼凑近崔闾“太上皇说那些官员做事都没有放屁快迟早有一天全把他们革了换能懂百姓疾苦的寒门子弟上位嘿嘿所以别理那些为当官而当官的老爷们等陛下翅膀硬了他们没一个好果子吃。”
朝堂上有世家门阀背景的官仍占大多数利益牵扯盘根错节太上皇也知道光杀人没用打不断他们的制度和传承都没用所以在长久的对抗拉锯战中他们基本达成了一个平衡点就是科举取士这块前三甲的寒门录取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调整到现在的百分之十五再有当今给予的百分之百的任命率只要寒门学子能凭科举入仕就一定能有官做再不会有后补等于没官做的风险了。
崔闾知道他在后世的史官录中看到过说太上皇这招叫乡镇包围州城计划用那些门阀高官看不上的微末官位一点点往朝中蚕食渗透等这些人的履历刷上来后朝中六部三院等实际办事衙门都攥在皇帝手中后被架空的那些人也就可有可无了。
所以大宁宣和年也叫世族勋贵没落开端年前后用了近七十年才最终将古来的朝廷政体格局彻底打破翻转。
只目前而言朝廷的政体基本格局都还裹挟在世家勋贵的股
掌中当今看似在很多事情上有决策权实际状况也在太上皇头一次的大开杀戒下看起来比前朝好些可到底他们的积累太浅起祥地北境当年的人才也寥寥无几用都没几个能用的重新培养的时间远远够不上世家手里早就积累的人才且他们也知道新朝爱用寒门于是首次恩科上来的寒门学子背后都基本有一个慧眼识才的大族友人这就叫人防不胜防了太上皇也是执政几年后才发现了这后头的猫腻那种被蒙蔽的怒意和被这种犹如织网般的制度纠缠的心生乏味在发现光靠杀也改变不了后太上皇以退为进的为真正的寒门士子埋下了草蛇灰线的成长规划。
两人站在江岸边任由那几人的护卫和哨眼靠近帷帐毕衡悄悄的给崔闾分析朝廷格局以及他所能知道的太上皇与当今对政体的布局
毕衡望着涛涛江水声音有些哽咽“让我们愿意为他肝脑涂地愿意听他的任何诏令便有一日要我们赤手空拳的去与人搏斗我们亦不会有丝毫犹豫退缩愿以身誓忠!”
崔闾说不出话因为江水相隔因为地处偏僻更因为他从前懒怠关心所以对于新朝的一切他都不太清楚就太上皇个人事迹在江对岸那样的传颂度他也知之甚少唯一清楚的是太上皇好像只比他大几岁。
人比人是真不能比同样的年龄段有人名流千古创造传奇有人却连家人都护不住断子绝孙。
崔闾霎那间就生了颓唐之心从没觉得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却在此刻生出一股无可比拟的挫败感那之前为补救和扭转了一些事的小激动和宽慰又显得那样的微如萤火。
他还得再努力些太上皇能从边城罪匪窝里横空出世他在有着梦境警示的前提下若还不能改变家族命运那岂不是显得他太废了?
他不能废嗯不能!
突然崔闾就顿住
了身形有些凝滞声音也有些顿挫“你说……太上皇厌恶世家勋贵?一心想改变朝中政体还政于民?”
毕衡骄傲点头“对太上皇说了民政民政普通百姓都参与不了的民事活动政事处理上也就没有公正透明可言世家勋贵的眼里没有平民百姓所以得改。”
崔闾哑了声半晌在毕衡的注视下艰难道“我崔氏……累世的资本传了几辈子的名望世族……”
毕衡一下子卡了壳好似才反应过来一样“哈?”
对对啊崔闾他家……还上了世家谱来着跟清河崔氏有一腿我靠死了死了他把这茬给忘了。
毕衡一下子挠头一下子挠脸急的想找补“不是闾卿你不一样你和他们不一样那个……我……”说着话胸脯拍的山响“我会帮你在太上皇和陛下面前斡旋的你是什么样的我能不清楚么?我用性命跟你打包票……”
崔闾眼睛盯着江水脑子里的念头在翻滚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了点灵感对于耗费家财不那么头疼的一个想法。
干码头邀功替子孙换个活命的恩典又或者把钱花光让那不知名的仇家失去对他家的垂涎又或者……崔闾隐隐觉得自己好像有了另一条更快捷能够得到免死铁?的机会了。
于是不禁喃喃出了声叫毕衡惊愕不已的念叨“你怎么还念着免死铁?呢?没那东西闾卿啊真没那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