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借钱投资(2 / 2)
话里另一个意思就是:再说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赵大花:我还什么都没说,怎么就不礼貌了?
陈今哼哼:你们什么德行,我这两年还没看透?
陈今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转身回去继续吃饭。正好又上了一道菜刚好摆在她面前,她立刻夹起了大鸡腿。陈永安也眼疾手快地夹到了另一个,边吃还边道:“现在没人抢鸡腿了真好,是吧,三姐?”
“都好。”陈今一看这桌都是熟人,直接上手拿着吃。
她这是吃得香了,三表哥几次给她使眼色,她都没看到。叹气。
村里这个聚餐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结束。不用他们收拾,请来做饭的人都包揽了这些活计,桌椅碗筷都是他们带过来的,甚至还会做好这一块地的卫生
。
村长说,下次村里办事,还是请这家,靠谱又实在,主要是省心。
陈今觉得,村里的聚会越来越没意思了。
周大婶也道:“确实是没意思,听她们说来说去,都是些老黄历,我去批发市场走一圈,听到的都比他们说的有意思。”
陈今哭笑不得,她说的没意思和周大婶说的没意思,差别有点大。
拆迁前,村里团结,大家都差不多一样,不管是哪家都沾亲带故的,都一个祖宗下来的兄弟姐妹。现在大家勉强还都一样,有钱有房子,除了个别两个自己作死的,其他人过得都算是滋润。
但是,她已经能看到日子再往后,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后还能这样说说笑笑、骂骂咧咧地坐一起吃饭?
即使是村长,也要撑不住“族长”的威严了。大家见过的“世面”多了,从小被灌输的老思想正在被外头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冲击,有人还能恭恭敬敬地在祠堂里躬身上香,实际上眼里已经没有眼前的供奉台了。
有人提议下次去会所,被周大婶喷了。
“你们去就去,让我知道谁敢叫我家陈文明也去,你们不怕我拿着刀上门帮你们家剁菜,你们就喊。”
别说是陈今了,某几个叔伯心虚地不敢和周大婶对视,只有文明叔还在一个劲地发誓:“我不去,我真的不去,他们喊我了,我也没兴趣去啊”
“你最好没有。你们也最好没有。否则,哼!”
看吧,“文武双全”的周大婶在桥东村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
陈今看了眼宴席散去又被锁起来的祠堂大门,掂了掂大橘,大步跟上大部队。
路过桥西村,她这次特意去看了桥西村马路对面的那一片地,确实插上了好多个大大的“拆”字。有人正在地里丈量、做记录。
心里发笑,她当时随口一说可能人家改成去拆桥西村对面,没想到还真的是要拆啊。
不过,开发商是打算两边都拿下。就不知道桥西村的人慌不慌了。
之前还想着拿捏人,现在谁要是不赶紧签字、耽误了拆迁,怕是要接受来自村里人施加的压力了。
聂荣最近在外面跑他的大客户,没在桥西村,可惜了,不然还能找他打听下情况啊不对,她回家去问沈百川不
是更快?
但今天问不成,她直接跟着去了玫瑰园,晚饭在大舅家吃。
二舅一家跟着她的车过来。
“三妹,我们商量好了,就拿房子。”二舅和二舅妈和陈今说了他们的决定,陈嘉也说:“我也觉得拿房子好。”
她是喜欢玫瑰园、翰林苑这样的大房子,但买这房子对他们家来说,不实用。一套房,顶好几套,又不好出租,不划算。还不如多些别的房产,等爸妈以后退休了,像三叔、三婶这样收收租过日子,不知道多好。他们家也没到需要这种大房子撑门面的地步。
自从闹过之前瞒着申请出国的事情后,陈嘉就参与了家里存款、房产的“管理”,家里头的东西,她心里都有个数。做决定的时候,家里三个人投票打算。
这样最好了,陈今很是赞同二舅他们的选择,以后他们五家还都在一块出租房子。到时候还能继续请蒙冲表哥帮忙管出租、收租的事情。
说完了房子的事情,其他人都问她怎么想到开个公司了,还问了她打算。
家里的事情就这样,和一个长辈说了,其他长辈也得说,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她就知道跟着过来,肯定是免不了要被问这事的。
把之前的说辞又翻出来说了一遍。
总结就是:手里有点钱,觉得这行业还行,自己感兴趣,就试试看。
说得好像是要开个小卖部似的,还试试看?
大舅不拆穿她,人前轻轻松松,人后忙忙碌碌。
等长辈问完了,三表哥叫她到一边去,道:“旅行社到七月份要追加投资,你还够钱?”
“加多少?”这是他们四个人都已经通过气了的,陈今早有心理准备。
“我们四个每人十万,还有第二季度的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