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第四十七话(2 / 2)

加入书签

“我如今是蛮夷之子,入不得殿下眼。”他从身后掏出一封书信,摊开了竖在她面前,冷声道,“顾大人宰辅之相,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他自然能入殿下眼,与殿下互道新春安康。”

朱辞秋皱起眉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乌玉胜。等他说完后,抬手欲夺过书信,但那书信却被他高高举起,她怎么也触碰不到。于是便放下手,理了理衣裳,将手中书册中夹着的纸条与小福穗子取了出来,亮在乌玉胜面前。

她将小福穗子在乌玉胜面前晃了晃,侧身越过他,坐回原位后,在火光下细细打量着这奇丑无比的穗子,语气淡淡道:“看来这军中的细作果然还未铲除干净,如今竟还能叫你悄无声息地溜进来。”

“我无需细作接应,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入关。”乌玉胜坐在她对面,火光照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他盯着她把玩着穗子,笃定的语气让朱辞秋愈发厌恶,说出的话也让她猛然看向他。

“这边塞,我比大雍任何人都要熟悉。”

“你今夜来此,究竟要做什么?”她冷着脸,将穗子放在手心紧紧攥着,语气愈发冰冷。

“自然是,来祝殿下,”乌玉胜顿了顿,将手中那封顾霜昶写给她的新春贺词放入炭火之中,顷刻间,便化成了灰。他掀起眼皮,眼中闪过恶劣的光,嘴角却勾起笑意,“新春安康。”

朱辞秋看着被烧成灰的书信,蹙起好看的眉头,一脸厌恶地看向乌玉胜。那信是她今日午时才收到的,里头也未写什么要紧的东西,便随意地放在桌案上,未曾收起来。

倒叫溜进来的乌玉胜看个正着,这厮不知道又在发什么疯。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溜进此处了,早前她曾使计收拾了一批细作,不论是燕京的还是南夏的,她都将其铲除,军中这才勉强干净了。

在此之前,自乌玉胜出现在南夏阵前,她这寝帐,已被他溜入过三次。这次,还是她除尽细作后,乌玉胜第一次溜入此处。

她不想回忆第一次看见他出现在寝帐内的情形,只抬头看向如今的乌玉胜,见他眼中恶劣又冷漠的眼神更甚以往,心中不免觉得厌烦,只是那些厌烦的深处,还多了一丝她自己都不愿察觉的难过。

“如今你们南夏牛羊兵马冻死上万,你却在这祝我新春安康,真是有趣。”她笑了笑,笑容在火光下生辉,眼神却冰冷无情。

乌玉胜似乎在看见她的笑容时愣怔一瞬,随即道:“即使再冻死上万头牛羊,那些南夏士兵,也并不会因此缺衣少食。殿下,可要警惕些。”

她冷眼看向乌玉胜,手中的小福穗子被她越攥越紧,“你以为我军中的斥侯是吃素的?我无须你在此处提醒我什么。若不想被我斩之,趁早滚回去。”

“倘若殿下真的不顾念旧情,早就该将我一剑斩之,而非叫我滚回去。”乌玉胜挑眉,似乎很笃定。

“不杀你,是因为你有用。”朱辞秋松开了攥着小福穗子的手,将穗子放在手中把玩着,“你如今分明对大雍边塞了如指掌,可却迟迟攻不下山门关,总叫我军有喘息之机。”

“是少主你,对我余情未了。”她看着他面上愈发阴狠的表情,忽然觉得心情很好,毫不避讳地随意说出几句话来,“我自然得多多利用少主,让我军掌握更多南夏战况,好让我夺回十三州,也叫你们为我大雍所有死去的将士偿命。”

乌玉胜坐直身子,冷着脸沉默半晌后,忽然开口:“十三州,殿下夺不回去。”

“闭嘴。”朱辞秋眼露凶光,语气也带着冰刺,可乌玉胜却直勾勾地看着她的眼睛,重复了一句,“殿下,你夺不回十三州。”

她静默须臾,忽然笑了,“乌玉胜,我虽未生长在边塞,也并未十几年都扎根在战场之上,但我也知,骄兵必败。”

“我今日来此,不是来与你吵架的。”乌玉胜冷着脸,戾气愈发严重,“若是顾霜昶在此,你岂不是要与他同吃这一盘新春饺子。”

朱辞秋闻言,看向放在一旁的,早已冷透的饺子,想起了营地门口新搭好的帐篷内,那些热气腾腾,烛火通明下,露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