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2 / 2)
人真是经不起念叨,夏语澹学着规矩,听着掌故,还感慨过太后高寿,太后在九月底便薨了。
夏家女眷,乔氏,史氏,段氏,赵氏每日早起晚睡,天天往朝中哭灵,还要来回奔波一个月去送灵,当即各屋丫鬟们打点了老爷,太太,少爷奶奶的所需之物,和管事媳妇们,一处处的提前安排下脚处。夏语澹这才知道,许,曲两位嬷嬷是多方面人才,她们被抽去送灵了。夏语澹在紧张的五个多月学习后,放了大假。
可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夏语澹过的,还不如乔氏坐镇的时候。
夏语澹每天的供应,越来越差了,能切身感受到的,就是伙食的变化。以前在庄子里,材料没有侯府的丰盛,调料没有侯府的齐备,刘婶儿一身厨艺,也多是大材小用,做些家常小炒,天天吃时令的蔬菜,掺一顿荤腥,只用盐油盐醋等基本调料和快速烹饪方法,比之侯府的盛宴,胜在菜料新鲜,即炒即吃,及一家人其乐融融,一桌吃饭的快乐。到了侯府,乔氏不喜欢庶女杵在眼前,夏语澹常常一个人在卧晓轩吃饭,每天像吃食堂一样,到点去厨房提食盒来。
夏家有一个总厨房,供应仆人的伙食,三房各一个大厨房,供应主子们的饮食。每天三顿,四个小丫鬟轮流去大厨房提食盒来给夏语澹吃,没有威严的主子镇场,夏语澹的食盒,比起夏尔彤,夏尔钏的,都是最后一个提来的。夏尔彤是嫡女,没人敢怠慢,夏尔钏姨娘兄弟的婆娘是大厨房的厨娘,她有关系,夏语澹没有后台,又不肯,也是没有足够的金钱孝敬厨房里的人,怎么说呢,分量是对的,质量是不达标的。蔬菜不够新鲜,绝对不是当天摘的;鱼肉应该不是它活着时候宰杀的;一些荤菜明显是谁吃剩下的,热一热送过来的,而且,因为每天的伙食都晚点,吃到夏语澹嘴里已经不热半温了,夏语澹想,自己的分例应该被厨房里的人克扣了吧,长此以往,到了寒冬腊月,自己该能吃上结着油花的残羹剩菜了。
夏语澹不是没有让几个丫鬟提醒一下厨房的人,心别太黑了,手脚麻利点,可是人家置若罔闻,还白白招惹一些难听的闲话。
一晃一月过去,到了夏家主子回来之前的最后一顿午饭,夏语澹面对一碗找不出鸭腿的茶树菇老鸭汤,一碗全都是肥肉的东坡肉,一盘炸过两遍的桂花糯米藕,一盘软绵绵的清炒莴笋,一盘叶子不那么油亮的芝麻菠菜,不再动筷子,只看着提食盒回来的小桥。
小桥唯唯诺诺的道:“厨房里的人说,既有鸭有肉,有荤有素,姑娘且将就一顿,姑娘虽然尊贵,上面还有老爷太太,厨房里正在忙老爷太太,及众位爷儿奶奶回府的晚饭,恨不得一个人长出四只手来,实在忙不过来。”
“哦!”夏语澹意味深长的道,也不吃饭,回屋换了一身姜黄色交领素面窄袖的小短袄,下面一条藕荷色棉罗裙,梳了一个简单的坠马髻,不要那些累赘的钗簪,只别了几只纱堆的,几个月前已经戴过的珠花,没有和琉璃及小桥,小桃说话,直接走出了卧晓轩,往大厨房里走。
走到半路,小桥追了出来,心慌的道:“姑娘去哪里?姑娘还没有吃饭……”
夏语澹笑道:“那些人不是说,恨不得长出四只手来,忙不过来了。我虽然不能帮她们多长出一双手来,不过,我这里有一双闲手,为了孝敬老爷太太,洗把菜,添把柴还是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