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5三人成虎(2 / 2)

加入书签

见到赵寒雁的那一瞬,他露出一个云淡风轻的笑容,只是略略颔首。

时间紧迫,赵寒雁也来不及跟他叙旧,见他状态、精神尚可,便放下了心。

担惊受怕一天的石榴总算放下了心。

“那少爷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石榴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个问题赵寒雁也想知道。

林湘云冲石榴摇了摇头,示意她别再问了,她便收起了菜篮,挤出一个笑容道:“那我先去做饭。”

赵寒雁一回来便进了屋子。

如今江竟遥三人还在大牢,这个科举舞弊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审理,若是真的拖得太久,恐怕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倒也不怪赵寒雁多想,只是林湘云父亲的遭遇以及今日江竟遥他们隔壁牢房所住之人的遭遇,令她不得不多想。

她们几人在京城无亲无故,除了阿月,也不认识其他人,但唯一能帮得上忙的阿月此刻又不在京城,她能靠的便只有自己。

既然江竟遥说他们并未作弊,那他们锒铛入狱,要么就是被人陷害,要么就是替人背锅。不管是哪个原因,没做过的事便不怕有人去查。

如今之计,便是要给大理寺施压,督促其尽快查案,好还江竟遥他们清白。

然而,大理寺地位崇高,能给大理寺施压的,只有当今的天子。

只是大理寺狱赵寒雁还能靠着阿月的身份去一去,这当今天子她一个无功无禄的庶民如何能见?

赵寒雁看着桌子上前几日写的木偶戏剧本,心中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不能以上制下,那便换个思路??

以下制上。

纵观整个历史,没有哪个朝代不在意民意。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引起民愤,这个皇位谁都坐不稳。

既然想给当朝皇帝和大理寺施压,那就要先扩大此事的范围,让所有学子,乃至百姓们都知道,今年的春闱有人作弊,引起民愤。到时舆论甚嚣尘上,为了安抚人心,朝廷定然会督促大理寺尽快查清此案。

赵寒雁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眼前形势严峻,无论如何,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她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拿出纸笔,毛笔在纸上悬停许久,直到一滴浓墨从笔尖落下,在宣纸上晕染开来,赵寒雁才落下第一个字。

她想起初到木偶戏文化传承工作室的时候,那时带她的师父曾跟她说过,木偶戏最初起源于古人对记录和传播故事的渴望,人们借助木偶传达着故事的情感,借助这种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寄托自己的情感。

而她当下的情感,便是希望百姓们都能知道科举舞弊案,借助舆论倒逼大理寺尽快审理此案。

写剧本、画设计图、做木偶,有岳青染几人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