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第十三只国宝(2 / 2)

加入书签

凭奖牌多少吗?

是如果单就体育竞技成王败寇的唯成绩论而言,这样的选择的确能够给到大众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

但问题是他们作为体育总局本身就有着带领所有项目不断前行进步的责任。

若是单纯的以成绩评判每一支队伍能否获得足够的资源分配。

那么届时只会造成所谓的强者更强。

各个项目之间的断档会越来越大。

年轻的运动员会因为各队待遇的不同,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涌向同一项目。

这显然不是他们作为管理者想要看到的局面。

但眼下就外面这帮教练的态度,很显然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退步。

为此他们是必须要开会总结出一个能够真正服众的分配方式。

为此一番犹豫过后,王局长在现场一众教练的注视下拨通了鹿瑶瑶的电话。

拨号期间,他看着现场的一众教练提前声明道:

"记住,且不说现在人家鹿医生当下还并未决定是否来到总局任职,就算人家真的来了我们也不可能不考虑人家的意愿。"

"人家是人,不是什么不知辛苦的疗伤机器。"

那一刻王局长竭尽所能的做着最为全面的铺垫,然而谁料当他把当下情况告知道鹿瑶瑶后……

他本以为能够靠着这样有些卖惨的方式,尽可能的为运动员从鹿瑶瑶那种的诊疗名额。

然而谁料他这边刚一开口,另一边正在快餐店里啃着汉堡包的鹿瑶瑶便立即不假思索的回复道:

"那我们抽签不就好了。"

"不考虑理疗的话,我这边每天最多能应对十名左右病人。"

"但考虑到诊疗难度,像类似白屿江这类的"重伤",一个人大概就要顶上将近三个人左右的精力。"

"所以眼下即便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总局那边的工作,我也不可能负担所有人的诊疗。"

"可就像总局你刚刚说的那样,病患本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在这件事上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

"所以我们不妨直接一点,你们可以把我定位成只面向顶级运动员的御医。"

"那些已经得到过奥运这种最高级别荣誉的运动员也就罢了,我希望能够将自己更多的时间分给到那些尚未实现理想的年轻运动员。"

"我们按照各个体育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

像乒乓球还有跳水这样夺金项目以负责争取金牌的主力为标准,其他相对弱势的项目则以有能力竞争奖牌为限。"

"我们将这些有需求的潜力新星放置于同一奖池内,届时我会严格按照同一票池内的抽签结果进行治疗。"

"给谁看病,看几天这些结果全凭大家运气。"

鹿瑶瑶说完便在和总局打过招呼后挂断了电话。

"果然和游教练预料的一样呢。"

挂断电话的鹿瑶瑶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因为就在不久前,游青山在得知鹿瑶瑶有计划去到总局工作后,他便给鹿瑶瑶打了一记预防针。

作为国家队教练他非常清楚鹿瑶瑶此时此刻的在各队眼中的价值。

如果说是先前鹿瑶瑶只展示了自己理疗能力的时候,他们或许还可以靠着理疗本身的争议来打打马虎眼。

但打从她开始接下了白屿江这单后,她原本的理疗在众人眼中便彻底进阶成了治疗。

理疗和治疗,这在世人眼中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理疗只是辅助,但治疗可是运动员面对伤病的必要过程。

两者在含金量上有着近乎本质上的不同。

游青山非常清楚,眼下无论是总局还是其他教练的询问,都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再像先前那样,让鹿瑶瑶尽可能只负责乒乓和游泳两个队的理疗工作。

但作为最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也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利益。

为此他和刘教练商议,决定用向鹿瑶瑶透露总局方面信息的方式。

让鹿瑶瑶借着章新和白屿江尚未完全结束的诊疗,来为两支队伍预留下固定的诊疗名额。

然而很显然他们提出的抽签方式,并没有能够得到其他队伍的认可。

毕竟时间不等人,对于运动员而言早一天进入康复状态,就能多么一分提升成绩的可能。

没有人会甘心在这个时间点让步。

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落后,迎接他们的便会是那充满着遗憾的悔恨。

于是乎在一番洽谈下,总局方面用几乎一整晚的时间才勉勉强强想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解决方案。

颈椎,肩膀,背,腰,手臂,手腕,手指,大腿,膝盖,小腿,脚踝……

总局方面专门聘请了燕京数名运动康复领域的专家,让他们对各队提交上来的一线运动员进行了严格的伤情分析。

并最终根据其诊疗康复的难度,为鹿瑶瑶制定了一个相对最为公正的"排班表"。

拉伤,验证,磨损,变形,甚至断裂。

鹿瑶瑶一脸心惊胆战的看着总局发送过来的诊疗名单。

她本以为像白屿江这样年纪轻轻便因伤退役的"王牌运动员",在国家队应该只是少数。

但谁料即便她把筛选范围定位在了未来,有望在奥运中夺牌的年轻一辈当中。

也依旧没有对伤员的症状难度产生本质上的影响。

她本以为这些年轻运动员年纪轻轻身强体壮的,应该不至于这么早便受到太过严重的伤病影响。

但现实情况的严重性真的远远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