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6第96章(2 / 2)

加入书签

青璇心中剧烈起伏着,是,夫子同她讲过,人体最奥妙之处在于头脑,头顶那处穴位更是精要,若以银针刺入,不出半刻,肺腑停运,血液逆流,这种法子不仅好用,且难以察觉,最是杀人于无形。

她闭了闭眼,世上会有这样的巧合吗。

这样的法子,她似乎只在夫子的口中听到过。

许多从前想不明白的谜团似乎露出了第一条线头,夫子一个乡野先生,为何会懂这样多的朝堂治世之道?为何满腹经纶?

又为何忽然抛下她,从此了无音讯?

她望着许渊愤恨的、赤红的、燃着痛意的眸子,张了张嘴,终是吐不出半个字。

该怎么同他解释呢。

我曾有过一个夫子,从夫子口中听过金针杀人的法子,我疑心夫子便是杀害谭美人的真凶?

青璇垂了眸,沉默许久,到底是一言不发。

就在此时,老妇人迈着有些蹒跚的步伐走到谭美人身前,徐徐蹲下身,将两枚铜币放在她手中,而后将她那只已经僵硬的手重新按了回去。

像是谭美人牢牢握着那两枚铜币。

无边的长夜,飘渺的孤灯,永远陷入沉睡的宫妃,还有,立在一旁的三个一言不发的人。

次日一早,谭美人的尸身被带走,葬入后山陵寝,因她位分不够,连皇陵都是入不了的。

漫天飞舞的纸钱中,扶棺的少年一身白衣,深邃的眸中是难以复加的悲切。

身后长长的送葬队伍中,一个面容清秀,身形较寻常内侍更为清瘦些的小太监,望着身前失魂落魄的少年,垂下眼,遮住眼底一片迷蒙。

永宁四年秋,景帝后妃薨逝,葬入陵寝。

这便是后世那浩如烟海的青史中,对这位后妃生平记载的寥寥几笔了。

大抵谁也不会想到,令那从来都无心朝堂、党争的宁王燃起复仇火焰的,竟是这样一位从头至尾不受人重视的冷宫妃嫔。

夏日暑气刚消不久,几场秋雨下过,天气便陡然转凉,姑娘们轻纱的衣料换做了厚实的锦缎,青璇院子里的那颗柿子树也悄悄结了许多橙黄色的果子。

那位名唤喻慈的状元郎拜入首辅崔阁老门下,魏琏则入次辅杨远门下,二人都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崔阁老与杨远又素有党争,因此朝堂上偶有机锋。

明面上看来,是谁也不服谁。

与他二人相似的,便是许卓和许玉之间的明争暗斗。

若说往日,二人还能顾及着那点为数不多的兄弟情面,虚与委蛇,如今却是大有几分山雨欲来的架势。

争锋相对之下,拥护许卓的武将与拥护许玉的文官之间,又是好一场大戏。

“再过不久就是秋猎了,我寻思着,要为你们俩做上几身骑服。”这日请安时,周氏把青璇和谢芫留下,笑道。

“秋猎?”青璇动作一滞,似是想到了什么。

谢芫却点点头,“是啊,长姐你还没去过秋猎吧?”小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