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面秦王,商君之法弊端!(2 / 2)
“四者,抑商。商贾之人,往往富甲一方,若不加以节制,恐其势力膨胀,影响国家大计。”
“五者,禁旅。禁止私人旅行,以防细作潜入,探听国家机密,损害国家安全。”
“六者,农战。鼓励农耕与兵战,使国民既有衣食之安,又能随时备战,保家卫国。”
“七者,连坐。一家有罪,连及其亲,是以民皆畏法而不敢犯,欲以维治安定,弭乱于未萌。”
“八者,禁私学。禁民间私设学宫,讲学传道,官学得立,以正学问,统一思想,使民知所守,不至流于邪途。”
“九者,开源节流。开疆拓土,增广财源,节用省费,以备不时之需,确保国库充盈,国用不匮。”
“此九者,乃商君之法之大旨,各有深意,皆为治国安民之策。”
说完,仲平停顿片刻,感觉秦王理解完后,这才继续说起商君之法的弊端:
“其中思想,有些可延用千年万年,但其中一些,需要应时而变。”
“例如,连坐与禁私学两策。”
“百年前,秦国人治,无法以定,国势衰弱,民间纷争,私斗不绝,商君鉴此,故设连坐之法,欲以速定国民,稳固国家。”
“禁私学,乃因他国之学士,借加入秦国之名,实为潜入秦境,游说秦民,使民自愿离秦,归附他国,以达弱秦之效。”
“此二策,施行之后,秦之百姓私斗者减,离秦之士民亦减,确实达到稳固国家之效。”
“但这两策皆是应时而立,背藏无穷之祸。”
“连坐之法,让秦民互相监视,互相告发,从而让全国百姓时刻处在互相猜疑的恐怖之中,黔首无一日之宁。”
“禁止私学,秦灭旧贵,让新法当立,今日之策,祸患未显,但天下一统之后,比旧贵族更有权势,更有祸端的新贵族必定会再次兴起。”
“民间无私塾,官商皆有财权,子嗣皆得以习文习武,这就会导致官员世袭,底层黔首将永无出头之日。”
“官员的子女还是官员,农民的子女还是农民,商人的子女可官可民,这种状况,恐怕会导致底层百姓举旗造反,推翻旧国,建立新国,以求得自身利益。”
“王上,这只是这两策的弊端,其他例如抑商、禁旅、重刑、弱民之策,皆后患无穷。”
说完,仲平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后,重重地说道:
“秦若想统一天下,沿袭万年,必须变法,也不得不变法!”
说完,仲平便不再出声,等着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