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听说你很强?3k(2 / 2)

加入书签

后世学的多少知识,可不都是眼前的人改编创造的吗?

大贤放在哪里都是大贤。

他们不会因为视野的局限就让自己狼狈。

适者生存,越战越强,才是他们成为大贤的最主要原因。

能在历史长河留下他们的印记,能在历史几十亿人当中脱颖而出,已经证明他们的实力。

看着荀子有些兴奋的目光,仲平心中突然有点惴惴不安,不是他害怕,而是有点紧张。

就好像当年毕业答辩一样,明知自己会,但就是莫名的紧张。

他本来的目的,是想找荀子做?见证人,将嬴政带来,也是打算一起商议《吕氏春秋》,将《吕氏春秋》的一些毛病,提前让嬴政知道,但没想到,荀子上来就称他为仲子,更没想到,荀子竟然自己找上门来。

‘子’这个字在这个时代可不能乱叫。

一旦使用,那上门辩论的绝对会多如泥沙。

这个时代的学子,最不缺的就是勇气,更不缺的就是野心,他们哪个不想闻名天下?哪个不想出将入相?

腰挂五国相印,总领百万大军,这样的荣耀和地位,是多少学子的终生梦想?

可他们籍籍无名,压根就走不到世人的视线,更无法让列国的君王们注意到他们。

所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挑战那些刚刚成名,或者成名已久的大才。

调查荀子的时候,仲平就发现,荀子在齐国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期间,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前去找他辩论。

辩论的问题从天文地理,到道儒法墨,几乎全部涵盖。

其中一些人,更是失败了再去,再次失败还去,越战越勇。

仲平深知,如果他仲子的名声传出去,估计也会碰到荀子一样的情况。

深吸一口气,心中镇定下来,仲平再次问道:

“其二,不知荀子为何称平为仲子?荀子刚刚言:天下人皆称您为荀子,所以您才自称荀子,可天下人并没有称平为仲子,这仲子一称,是不是有些难副其实?”

荀子听后,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玩味:“仲子认为难副其实?”

仲平点头,直言不讳道:“确实如此。”

荀子又转向一旁正在吃菜的嬴政,问道:“那不知小兄弟可认为难副其实?”

正在吃菜的嬴政被突然点名,有些错

愕,两人间的较量,怎么跟他扯上关系?

荀况是儒家代表人物,仲平是法家代表人物,两个不同的思想碰撞到一起,除了发生争辩,嬴政实在想不出还能发生什么事情。

他此次前来,也是抱有吃瓜的心态,想要见识两位大贤的辩论,汲取一些知识。

况且,荀子刚刚也说,他来找仲平,就是来讨教的,他自己都承认了。

可荀子发问,他也不能不回答,沉吟片刻,嬴政也只能回道:

“先生,政年龄尚小,学识不足,无能认定他人是否可以称子,先生此问,嬴政不知。”

“哈哈哈哈。”嬴政的含糊其辞让荀子开怀大笑,捋了下胡须,这才看着仲平,笑着问道:

“听闻仲子乃法家之人?”

“正是,平之学问,虽承鬼谷纵横一派,但平之所学,却是法家思想。”

“听闻魏国公平之法,乃是仲子所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