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绥山有匪(2 / 2)
“我叫周…我叫牧平。”他顿了顿,说。
那女人看着他,突然笑了笑,说:“长缨,我叫沈长缨。”
晚风吹灭了寨子里照亮的火把,等再亮起来,沈长缨已经走了。
周温安换了衣服,躺在床上,由于一路奔波劳碌,实在是疲乏,没过多久便沉入梦乡。
另一边显然没有这么安逸。
安良堂内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人,“缨妹啊,这人真的没有问题吗?”
目光都汇在她身上,她坐在主位旁边,手里把玩着一把刀。
“没有。”
“既然我妹说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今天不早了,大家回去睡吧。”主位上坐着的女人一拍桌子,当即遣散了众人。
“大家回去睡吧。”主位另一边坐着的男人将话又复读了一遍。
众人散去,只留下了这三个人。
“阿缨啊,你今天好像不太对劲儿啊。”主位上的女人看着沈长缨的脸,有些担心地说。
“我没事,大概是昨夜蚊虫太多,没睡的好吧,姐,我回去了。”沈长缨右手拇指磨着刀鞘上的纹路,对女人说。
大水过后,天气放晴,这几天晚上天上连云都少的可怜,大片大片的星星被铺在了夜幕里,星海满目。
沈长缨一手拿着小酒壶,一手拿着刀,坐在门槛上一边喝酒一边望着天上,想要潇洒的借酒消愁,却发现这点酒自己根本不够喝。
算了,回去睡觉。
一头栽在床上,连外衣都懒得脱,酒壶和刀被扔在一边,没想到还真就这么睡着了。<h3>第1章 绥山有匪(第3页)</h3>
“阿爹,阿娘…”她翻了个身,喃喃念叨了几句,顺便把被子滚了一圈。
次日清晨。
等沈长缨迷迷糊糊醒来时,被告知昨天被绑来的那人已经走了。
“哦。”
进来通告的小丫头放下早饭就退出去了,临走前顺便摆正了她的酒壶和刀。
走了有什么关系,反正是要再回来的。她这样想着,然后飞快地收拾好出了门。
天气已经晴了几日,齐家村的村民也该放下山去了,不然老是待在寨子里,不知道要多耗多少粮食。
“阿松!”沈长缨冲北边喊了一声,一个男人跑了过来,“沈姑娘,齐家村的人在今天天亮时就已经下山了,也有几个兄弟下去帮忙了,您要下去吗?”
怎么一个个都走得这么早?她暗自嘀咕,然后应了一声,忙着换上衣裳。
“去。”
等周温安到了绥州裕县时,才发现牧平和其他官吏已经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了。
“殿下!您总算回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牧平急冲冲地迎上来,探头看他身上是不是有什么伤。
“没事,昨天迷了路,有人家收留我过了一夜,今日一早便赶了过来。”
其他官吏大概是懂了他的意思,也纷纷放下心来。
此次大水,绥州的损失程度最大,良田纷纷被水淹没,庄稼被江水冲走,不少百姓在洪水中丧生,元气大伤,百废待兴。
周温安承了圣命,来绥州安抚民众,定民心。裕县县令是个过了不惑之年的男人,懂官话,按着周温安的意思领着他在城中看情况。这县令一面跟他说了很多当地的情况,一面在话语中明里暗里奉承他。
周温安心中藏了心事,再加上一向对这些奉承话不感冒,到后面干脆没听那男人的唠叨,自顾自地看。
这乐平街原是裕县最为繁华的一处,商铺遍地,叫卖声不绝。只是大水过后各家各户忙着修整,人少了很多。
周温安带着一群人沿着乐平街走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饰品,大多是木质的,木梳、木钗等等。
他拿起样式最简单的木钗,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忘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公子要买木钗吗?我这里还有很多别的样式的,还有珠钗呢。”那摊主看了看他的装束,心里暗自猜着这位主顾的身份。
消失的齐家村人,无辜被绑,奇怪的寨子,一点点事情串起来,显得奇怪而别扭。
还有那个女人,跟周围人完全不同的气场,纯正的官话,还有她行的礼,不是普通百姓行的礼,是官礼。
他转头问那县令,“齐家村在哪?”
“殿下说的可是齐家村?”那县令的神情变得有些奇怪。
“如何?”
“在绥山附近。”县令低下头来,试图逃过周温安严厉的目光。
“你接着说,绥山怎么了?”周温安掰正他的头,强迫那县令和他对视。
“绥山附近匪盗猖狂已久,凶恶无比,在本地啊,臭名昭著,抢劫多位商贾还有普通老百姓的财物,甚至官吏都不放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众人叫苦不堪啊。我们派人去围剿过多次,但那群匪盗总是能凭借地理优势和阴谋诡计侥幸逃脱,让这群匪盗更为猖狂。是我等办事不利,请殿下责罚。”那县令跪了下来,慌忙认罪。
绥山有匪?我昨日,难道去的是匪窝?既然有人认出了我,那为什么要放我出来?对了,那人又是如何认出我的?周温安越想越不对劲,立马赶回官府去取马。
“殿下要去哪?”牧平跟着他,看着他急急忙忙的样子,有些不解。
“去绥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