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2赔偿(1 / 2)

加入书签

《[七五]刀剑问情》全本免费阅读.cc

李国明显然对包拯的这番话不满意,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包拯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一拍惊堂木,说道:“秋葵,你从李国明家中偷走鱼肠剑,按律当罚,但念在你是为了将宝剑交给开封府,而非私自占有,所以应当从轻处罚。”

李国明又张了张嘴,包拯不理会,继续说道:“况且你主动认错,年纪又小,所以本官当初只是将你训诫一番,没有施加其他惩罚。不过你偷的毕竟是李国明的东西,他若执意要罚你??”

“要罚要罚,大人,她必须罚!”李国明迫不及待说道。

包拯点点头:“好。秋葵,你私自将宝剑从李国明家中带出,本该杖责二十,但本官看你尚且年幼,就减去一半刑罚。另外,你将宝剑交与开封府,没有将其转卖,为本官分忧,也为圣上分忧,所以刑罚就再减去一半。”

说来说去,秋葵只需要挨五下板子。李国明在心里默默一算,这罚得也太少了,他不服气,如果让他来定,秋葵就算是挨一百下板子也不冤枉。

但包大人已经把“为本官分忧,也为圣上分忧”这种话都说出来了,李国明因为隐瞒了家中有鱼肠剑的事,便有些心虚,也担心万一说对秋葵的刑罚不够,反而被加一项“忤逆圣上”的罪名。

所以纵使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也没有说什么。

秋葵立刻就要被带下去挨板子,丁月华道:“大人,可以让我替秋葵挨打吗?”

包拯皱了皱眉:“触犯律法,理应受罚。念在秋葵用意是好的,本官已经对她从轻处罚,怎能让人代其受过?”

包大人不同意丁月华替秋葵挨打,丁月华知道包大人说一不二,不行就是不行,所以秋葵只好自己挨板子。

但事情还没完。

包拯一拍惊堂木,又道:“丁月华,你偷走了李国明家中的锁,又包庇秋葵,罚杖责十,再赔李国明一把新锁。”

偷走李国明的锁?丁月华反应了一会儿,然后才意识到包大人是什么意思。

她把鱼肠剑放回箱子里的时候砸坏了箱子的锁,为了不让李国明怀疑到秋葵的头上,她就把锁给拿走了,从别人家里拿走一把锁,可不就是偷嘛。

为此挨一顿板子倒也合情合理。

给丁月华定完了罪以后,包拯又派王朝马汉同李国明回家调查,若是在李国明家中有新发现,就公事公办,该抓人就抓,该罚就罚;若是没有新发现,此案就到此为止。

“退堂。”包拯拍下惊堂木。

李国明跟着王朝马汉走了,这边丁月华要去挨板子,她还没走,包拯就从桌前站起身,对展昭说道:“你和丁姑娘不愿意把秋葵偷窃的事告诉李国明,我能理解,但你身为开封府的护卫,知法犯法,知情不报,理当受罚。方才我没有当着李国明的面罚你,不是为了包庇你,而是担心此事若是传了出去,于开封府威严有损。如今李国明已经走了,我罚你三十大板,再写一份悔过书,明日天黑之前交与我。”

丁月华心想,展大人的伤还没好,不能挨板子,便道:“大人,这三十大板我就一并挨了吧。”

悔过书这种东西,如果让丁月华来写,她半天也憋不出二十个字,所以还是让展大人自己写吧。

包拯听了她的话,眉头一皱,丁月华忽然想起来刚才她说要替秋葵挨板子的时候,包大人说不能替人受过,他对待秋葵都那么公事公办,更别说犯错的是自己的护卫了。

丁月华意识到自己失言,但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