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搜身(1 / 2)

加入书签

<h3>第18章 搜身(第1页)</h3>

来到礼部之后,苏晨第一眼瞧见的就是已经提前在礼部门口,等着的负责搜查考生的专员。

科举考试每三年一届,但是尽管如此,却还是有一些人心存侥幸心理,提前花钱打好关系,得以携带一些小抄进入考场。

而门口搜身的这些人就是为了杜绝科举考试出现舞弊现象。

“我说哥,你说这科举考试的第3位考官究竟是什么人呀?”

苏晨被弟弟这么一问之后也是愣了一下,因为按照每次科举考试的惯例,在正式考试之前,身为此次科举考试主审官的三位考官,考生们只会知道其中两位考官的姓名。

而最后一位考官,只有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后才会见到他。

所以面对弟弟的询问,苏晨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按照前几年科举考试的惯例来看,最后一位考官十有八九是一位大人物。”

苏晨这话倒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据他所知每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当中,身为三位主考官当中最为神秘的那一位都是紫禁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中重臣,当然有几次科举考试最后的主考官定为了武将。

在苏辰的记忆当中,做过三位主考官之一的考官有。当今皇上梁帝元昊的亲弟弟,齐王元稹。

当今宰相诸葛玉龙。

不过让苏晨最难以忘怀的,还是10多年前的那次科举考试,因为在那次科举考试当中,被皇帝委派为三位主考官之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亲平西侯,乾元大将军苏顶天。

想到这儿,苏晨也是握紧拳头。

等到所有考生都在礼部门前排好队之后,所有考生都很清楚知道的那两位主考官刘如玉和文在斌两位大学士也是挪步来到了门前。

“各地的优秀学子们,今天是验收你们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来,所学到的知识到底有多少,我相信各位既然来参加科举考试,就一定知道科举考试的一些规矩,所以在这里那些无论是你们还是我们都心知肚明的规章条例,我也就不一一和你们再说一遍了。”

礼部门前,大学士刘如玉一番话说完之后,堂下的考生双手作揖,齐声说道:

“学生谨遵先生教诲!”

刘如玉点了点头之后,一旁的文在斌也是跟着开口说道:“虽然刘大人说了,并且你们和我们都心知肚明的规章条例,他在这里就不一一再和你们强调一遍了,但是有一点我还是必须得声明一下,那就是此次考试的公正性,如果一旦让我们发现有部分考生携带小抄进入考场的话,那么就别怪我们二人无情。”

“学生明白!”

一众考生再次双手作揖,90度鞠躬,尊敬的齐声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多废话了,请堂下的所有考生们站成两条队伍,并且将你们的考试凭证统一拿到左手边,接下来我叫到名字的考生上前来,搜过身之后,便可以进入考场。”

礼部门前,文在斌话音落下的同时,原本拥挤混乱的考生们也是迅速的站成了两条队伍。

准备等到考官们叫到自己的名字,然后自己上前接受检查,检查过后进入考场。

刘如玉和文在斌直到看到考生们站好队伍之后,这才拿起了手中的花名册,开始点起了名字,刘如玉负责左边的考生,而文在斌则是负责右边的考生。

“辽东考生许博远!”

“山东考生方博!”

当刘如玉和文在斌念完名字之后,左右两侧队伍之中各站出来的两个考生走上前去接受检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h3>第18章 搜身(第2页)</h3>

而那两位考生走上前去之后,便有两个专人开始对他们进行了搜身检查。

直到再三确认他们没有携带小抄之后,在听到有人说了一句可以进去了之后,他们二人朝着主考官道过谢之后,便是带着自己的考试用具走进了考场。

“临淄考生方文静!”

“江南考生刘大志!”

很快和前面的两人一样,这两位被叫到名字的考生也是上前走到门口处,接受专人的检查。

“你们两个可以进去了。”

“多谢老师!”

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有4名考生进入到了考场,剩下的学生们也都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听到主考官点到自己的名字。

而站在队伍当中的苏晨,趁着主考官还没有点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也是开始扭头环顾起来了四周。

可是看着考生们脸上不同的表情之后,苏晨也是能够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就像那些表现的特别轻松的考生,不用多说,也能知道是对自己的学识有着十足的自信心。

而像那些面露紧张,双眼无神,四处张望的考生,不是担心自己会名落孙山,就是因为紧张,甚至还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身上携带了小抄,害怕一会儿被主考官给搜了出去。

“山城考生陈世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