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2 / 2)

加入书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h3>第118章(第2页)</h3>

&amp;ldo;都说了要叫哥哥,我看你可怜才给你的哦。

&amp;ldo;臭福生,你先塞给我的栗子苏,还藏到臭丫丫那边。

&amp;ldo;我的丫丫才不臭!

还没等两个小家伙交代错误,两个小家伙就已经开始内讧,相互攻讦起来了!从最开始吵嘴,到后来直接上手上脚了,怒目而视先,然后比谁嗓门大,最后变成了两个小祖宗揉搓到地毯上,厮打踢咬掐挠捏踹各种手段无所无所不用……

安康虽然没有福生力气大,但胜在比福生灵活些,拽着福生的小辫子还试图把福生压在下边儿,福生霸气外露低吼一声踹了安康一脚……

奶娘和丫鬟也顾不得什么规矩,想要一拥而上,把两个小祖宗分开,被安宁止住了,两兄弟间吵吵闹闹是很正常的么。

兄弟间打架进入了,小体格的安康扯着嗓子哭嚎起来:&amp;ldo;娘啊‐‐福生欺负我‐‐

安宁:&amp;ldo;……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福生都有些愣住了,这不公平啊。

&amp;ldo;咳咳……最后还是大老爷看不过去了,脸冷的像是三九寒流一般,&amp;ldo;这是成何体统,还不快点分开!两个小家伙吧嗒一声分开,小辫子散了衣裳也不平整了,安康小脸蛋儿上还有个小牙印,一看就知道是谁的。等到两个小孩儿被奶娘领着收拾了一番仪容,福生往左扭头哼了一大声,安康踢了踢旁边的小杌子,猛的把小脑袋往右边扭了下。

宝贝儿子哎,真怕你俩把脖子给扭到,不过倒是因为他俩揉搓一顿一时还真没顾得说之前认错的事。

张致远先检查他俩背书,脸一直绷着,不过两个小家伙愣是视而不见,一个巴拉巴拉的把千字文从头背到尾,一字不差,另一个不甘示弱背了刚学的弟子规。张致远这脸色稍霁,道:&amp;ldo;今日第一次爹不与你们俩计较,再有兄弟一言不合就打起架来的事,就仔细着各自的屁股吧!还不快跟你们娘认错!

&amp;ldo;爹啊,我们俩哪有打架,我们是在交流兄弟感情啦。

&amp;ldo;才没有!我才没有错,福生太霸道不讲理!

眼看两个人又有一言不合就要打架的架势,安宁扬声嗯了一声,小家伙们又瘪了下来,扁着嘴……

☆、第一百四三章不要过来

福生大咧咧道:&amp;ldo;爹啊,我们俩哪有打架,我们这是在交流兄弟感情啦。

&amp;ldo;才不是!安康反驳,&amp;ldo;安康才没有错,都是福生太霸道不讲道理!

眼看兄弟俩又有一言不合就要再打起架来的架势,安宁敲了敲旁边的案桌,扬声:&amp;ldo;嗯?福生和安康瘪了下来,扁着嘴谁也不理谁。安宁道:&amp;ldo;你们俩去书房描红,待会再来和我说到底错哪儿了?让奶娘和丫鬟带着他俩去书房,因为两个小家伙的关系安宁还特意到家具坊用黄花梨木订做了袖珍的书桌、椅子等,还有小家伙目前用的笔墨纸砚也都是袖珍,正适合他俩用的。走的时候还无不相让,小嘴儿撅着都能挂油瓶咯!

张致远不赞同的看了安宁一眼,有些酸不溜秋得道:&amp;ldo;这两个孩子太顽劣了些,虽说聪敏过人,但性情不稳……还没说完就被安宁瞪了一下,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三岁的娃娃都还是玩乐的时候,还是正在模仿外面学习的时候,性情什么的都没有雏形,孩子爱玩的天性还正占据大部分,就算是平时规束一下动作,看在外人眼里都还是可爱的时候呐!但安宁也知道张致远虽然疼爱孩子,但并不代表他不望子成龙,作为一个过来人,他要比安宁这个疼爱孩子的母亲看得深远。

&amp;ldo;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孩子间打打闹闹实属正常,打是亲骂是爱,他们两个基本上从出生以后就一直在一块儿。吃饭、睡觉连读书都紧挨着,哥俩感情深着呢。你别看他们俩刚才还扭打起来。没多大会儿两个人就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张致远这一辈张家就他一个孩子,所以对这些他不甚了了。安宁看他半信半疑,就指使堂堂正二品大员去书房去听兄弟俩的墙角。

知子莫若母,兄弟俩卧房吵架书房和,没多大会儿就凑到一块儿嘀嘀咕咕了,让没经过这些的二品大员感叹,不过惩罚还是要的。除了今天的大字写完外,接下来三天的糕点减半!福生和安康的脸皱成了刚出锅的包子状,粉嘟嘟的可爱到不行。不过两个小家伙跟他们爹一样打蛇随棍上。虽然嘴上说着&amp;lso;知道了&amp;rso;,还会跑到安宁跟前趁机又要其他的福利。。比如说晚上要和娘亲一起觉觉,声音甜得都能拧出蜜来,然后很成功的换来了爹充满威胁的冷眼一枚,动力不高的小包子立即扭过屁股来缩向了安宁的怀里亲昵的揉搓着。

十月二十是安宁的生日,巧的是不论是现代的安宁还是古代的安宁生日都是同一天,也省得别扭了。这天从府学中五日一休沐的澄泓也回了家,天气放晴,难得的好时光。

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要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入学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成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这监生中有遇到庆典皇帝特赐许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人。这被称为恩监;还有一种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通常这也是最常见的。

本来如今张致远身为二品大员,有一个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但澄泓本来就是心如明镜之人,他感念张致远的恩情,但心里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再者说他还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考取。再说江南文风极盛,正经科举路子方是正道。因而澄泓参加今年七月的院试,一番考试下来,考中了一等,成了廪生,每个月就有二两银子一斗米的廪生补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