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2)
<h3>第162章(第1页)</h3>
安宁听到了有些无语,识时务的没说话。
说起来澄泓和古家姑娘的婚事,张文轩是一手促成的,古氏和古家姑娘古灵月姑侄感情很好。当时张文轩偶尔提起澄泓的亲事时,古氏并不在意。毕竟澄泓虽然没有亲生父母,但还有义父义母在,婚事轮不到他们操心。不过后来澄泓高中二甲,张文轩把他带回过张家来认认门,古氏自然是见着了。这边大户人家的规矩,还未成亲的都算是未成年,亲戚家的女眷不必严格避讳。因此在这个社会虽说讲究&lso;男女大妨&rso;、&lso;男女授受不亲,七岁不同席&rso;,但在前者的规定下,也不是真的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也有变通。而且北方要比南方还有开化一些,张文轩领他到后院见见古氏并无关碍。古氏见着澄泓,还挺亲切,澄泓长相随母亲,和张文轩这个父辈的并无多少相似的,不然误会可就大了。
无巧不成的,古灵月这个侄女来探望出嫁的姑母,好奇的隔着屏风看到了澄泓。澄泓一件儿白色软绸宽袖中衣,外面罩了米色无袖交领长衣,只用了淡青色线在袖口、领口和下摆处绣了几支竹叶,稀稀落落的,很是别致。腰间束着一条白玉如意带,头上带着翡翠明玉冠,衬得整个人肩宽腰细,长身如玉,再加上沉稳的性子,清新俊逸的长相,整个人儿行走间如同一株青松。
少女怀春总是诗啊!古氏送走了张文轩和澄泓,回头见着了躲在屏风后面的古灵月,厉声道:&ldo;平常规矩去哪儿了?一瞧她俏脸通红的模样儿,唬了一跳,还以为她病了呢,忙问。
古灵月低着头俏脸通红地看着姑母小声地问道:&ldo;姑姑,那…人是谁呀?古氏经她这么一问,看侄女这么娇羞的模样哪里会不明白的,自然不好将外男姓名说与她听,只说是张文轩老友的儿子,二甲进士。
古灵月因为是她这一辈里现在唯一的女儿,又是嫡长孙女,自然得宠,她这幅娇羞的模样回了家,没多久她母亲就发现了,总而言之曲曲折折下,打听到了澄泓这儿来,总归是留意上了,古家信息网广啊,细细的打听了。再加上张文轩在其中的推波助澜,总之这事是不离十了,这事儿他自然知会了张致远,张致远转身和安宁商议了。他如今有些打眼,但古家向来低调,而且官阶都不高,澄泓如今这样的身份娶来助力不小,而且还很合适,自然是同意的了。
☆、第一百九七章安宁上京
古家虽然有意,还一直处于观望状态,自然还是觉得以澄泓是寒门子弟出身,虽然是认了巡盐御史张清和做义父,但还是觉得张清和亲生儿子有,对这个义子不重视。 当得知张家太太要上来京都,口气立马就松动了,这亲事算是定了下来,只等安宁乘船北上到京都来了。
安宁当时就想,这张文轩做得妙啊,就是他们叔侄做不成,要是古家姑娘嫁给了澄泓,那澄泓也要遂古家姑娘叫他一声姑父,自然也就有了亲戚关系么。而且这亲事基本上是张文轩一手促成的,既解决了澄泓的亲事,为他拉了一个有很大助力的外家,还让他们有了亲戚关系,日后做事身份上就理所当然的了,可谓是一箭双雕啊!
在安家吃了一顿团圆饭,安宁给安夫人送上了准备好的生日礼物,早早的就带着小福久离开了安家。他们娘俩是坐马车来的,马车悠悠的行走在扬州的街道上。扬州风光绮丽,商贾云集,最是天下第一繁华之所。只如今溽暑季节,也挡不住风光正好,只瘦西湖一处,便有游不完的好景致。曲水如锦,柳带似风,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江南水乡秀色的景致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似乎江南总有一种闲适的味道,影响着往来的南北商游人,让那些忙碌的人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在乌瓦白墙的江南建筑和青石板小路下,看着波光天色、人来人往,含笑品上一盅微涩的清茶再好不过的了。
当然了江南景好人更好。自古扬州出美女,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大小乔姐妹,掌上飞仙的赵飞燕,上官婉儿……优雅高贵者有之,雅漾妖娆者有之,清雅才女有之,艳绝名ji有之……秦淮河畔……当然了江南才华横溢的才子辈出。江南文人荟萃,每次进士录取的人中大半都是江南人士。
在扬州生活了七年,安宁很喜欢生活在这样精致玲珑的乌瓦白墙下。还有闲适的氛围,不骄不躁,享受生活。带着儿子悠闲闲的在回家的路上。享受着扬州的风味小吃,虽然才吃过饭。 扬州有名的点心: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苏饼、翡翠烧卖、干菜包子、野鸭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还有特色小吃,四喜汤圆、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苏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还有风味小吃,像是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苏饼、鸡丝卷、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等等,光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的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