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2 / 2)
范青逸叹了一口气,道:&ldo;如此甚好。他看了一眼张致远,道:&ldo;如今江南一片和明,难怪圣上让你回京来的。说了这么多,干脆的岔开了朝中这个话题,笑道:&ldo;我还不知道你家这个小子的大名呢?比起景曜和景佑资质如何?
张致远也觉察到了,温和一笑道:&ldo;小儿子名景瑜,取自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才三岁,不像景曜和景佑那么调皮,资质还行,想来和你孙儿一般大罢。
范青逸听了,呵呵一笑,知道张致远口中的还行,其实也是极好的。便拍着张致远的肩膀道:&ldo;你如今儿女双全,甚好。儿女自有操不完的心,我现在都懒得管我儿子。不过你那两个儿子才七八岁吧,你要等他们长大出仕,也得七八年,可有得操心喽!不过你家那义子还有那位是你妻舅吧,还有未来姑爷都是栋梁之材啊!
张致远也只矜持的笑笑,两人也没再说朝堂上的事,老友两人转而说些家常,缓和起气氛来。马车悠悠地往张家宅子行驶过去,加上后面车辆,一路浩浩荡荡,端的是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第二百一四章趋之若鹜
一路上浩浩荡荡,一行人来到了位于仁清街的张宅,早他们两天来到都城准备诸项事宜的大管家张英、二管家谢忠带着五六个管事和十几个小厮候在门口迎接张致远一干人。
修缮张府安宁是真的下了血本的,且不说把临院买过来增加了将近一半的占地,只说这院子底下还铺了地龙,各个院子修饰就花费不菲,而且用料都是极好的。但安宁是个有心的,虽然用料好,却建的中规中矩,只称得上严整,丝毫不见豪奢风范。里面却是别有洞天,有园子,有轩阁,假山莲池,游廊水榭也都是不少的,可见工匠们花费了一番功夫,府里收拾的颇具江南风韵。只是京城不比南边儿,二月里边天气还冷,花未开,柳未绿,只有几株松柏还在寒风中青翠,增添了几抹绿意生机。
过了门楼,绕过影壁,进了垂花门,到了内院,安宁抱着福久和张瑶、张玫两姐妹才下了马车。同样的早来两日清扫庭院,铺点摆设的大嬷嬷们已经候着了,将她们几人迎进了正房。
进了正房便觉得暖意阵阵,碧水上来道:&ldo;太太,大姑娘和二姑娘的院子也收拾好了,要不要带大姑娘和二姑娘过去看看?
安宁看着两姐妹神色虽有些疲怠,精神却还是好的,就道:&ldo;有什么不合意的,就和碧水说,或者和我讲,这里是自己家里,是你们自己的院子,怎么样都要合了自己心意的。
两姐妹感觉得到安宁是真的关心她们,再加上这一路上也对安宁比往常多了几分亲切,笑着点点头就带着丫鬟随着碧水和添香。
张瑶和张玫的院子依旧是挨着的,离正院并不远,一路上走来并非都城建筑的富丽堂皇,却带着江南的一种雅致,她们自然是极为喜欢的。一时来到了一处极为精巧的院子前头。碧水笑道:&ldo;这儿是大姑娘的院子了,一时没再想旁的院子名,就还叫瑶光院,二姑娘的院子还叫落梅院。若是想改的自是可以的。见此添香便同张玫道:&ldo;既如此二姑娘随我来罢。便领着二姑娘到另外一处精巧院落了。
张瑶先从外面打量了一番,但见一段儿简简单单的乌瓦白墙,又有那不知名的藤萝蔓糙覆满了,虽还天寒不到春日,也不难想象出春夏之际待藤蔓碧绿时,又是怎样的蒙络摇缀之景。
待得进了院子,院子不小。正中三间大房,左右又有游廊与东西厢房相连,一水儿的雕梁画栋,从正门到正房一条鹅卵石子小道,鹅卵石都是打磨的极为圆润的,看上去极为好看。又有几株翠竹长在院子一角儿,因是不到暖春不见翠绿,却带着一种生机。虽还未曾看到里面摆设。就是外面处处透着雅淡,张瑶极为喜欢的,就是和扬州的院子也差不多了。笑着朝碧水点点头。笑道:&ldo;姐姐回去和太太说,我是很喜欢的,让太太费心了。她自然是知道去年安宁六月份上都城来就是为了修缮老宅,看着就知道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她自然是领情,更添了几分欢喜。
碧水笑道:&ldo;大姑娘要是屋子缺什么,就尽管差小丫鬟到我这儿来,毕竟摆设有些匆忙,免不了有什么不精的地方。还有院里伺候的小丫鬟婆子,一会儿就能过来上岗了。
这次来都城时。关于仆妇的,除了每人身边服侍的和家生子,从后买的人中挑出好的,剩下的则本着自愿的原则,其余若是不够的话安宁是打算到都城再采买的。采买来的小丫鬟自然还得教一下规矩,才能上岗。所以才有些晚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