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1 / 2)

加入书签

<h3>第193章(第1页)</h3>

安宁想完,叹了一口气,&amp;ldo;你要小心点。这么想着,安宁却是心思活泛起来,未免自家大老爷有什么不测,还是做一些保障为好。

张致远一怔,旋即笑了,&amp;ldo;宁儿不必担心我,如今这风头浪尖上,我是不会有事的。

安宁虽说明白这其中道理,张家历代纯臣,最谙明哲保身,闷声升官发财,如今谁都知道当初睿王爷与张致远有过节,若是张致远出点什么事,人们难免就会想到睿王爷那一派的,就会惹人猜疑,讨不到什么好处。虽然是这么想,但是安宁还是说做些准备为好,心想到底给张致远做些什么来保护他。

两人下了两盘棋,酣战淋漓,放在一旁的大西洋钟响了,已经十点了,安宁对意犹未尽的大老爷说道:&amp;ldo;都十点了,该睡了。

张致远看了一眼那西洋钟,&amp;ldo;哪儿得来的?

安宁笑道:&amp;ldo;铺子里送上来的,怎么样?还不错吧。这钟身是由一整块酸枝木做的,而且每当正点的时候,钟头上的塔楼里就会有一只翠鸟飞出来,叫几声,等报完时又飞回去。单这一个西洋钟就要千两银子,实在是贵!不过物以稀为贵,这西洋钟做的自然是精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碰到那个传教士,当初给大老爷的那块怀表就是换来的,说不定还能从他手上换来些好东西,像是可可豆这类的种子,她空间里可没有这些洋玩意儿。

&amp;ldo;倒也大气、典雅。张致远点头道,又想起来如今天灾连连,拨银两赈灾,又在受灾区减免赋税,造成国库空虚。今上有意大开海禁,就是为了让南边儿的商贸发展起来,这样国库的钱袋也会充足起来的。只是这开海禁一事,于朝堂上而言以傅阁老为首的都城世家豪门反对;于沿海而言,倭寇海盗一事并未彻底解决,虽说前朝也曾经派兵士扫荡四海海盗,剿灭倭寇,但近几年沿海又出现倭寇海盗打劫海船之事。再者于沿海居民来说,海上风险大,天灾皆有,他们不会轻易冒险。总而言之,这开海禁有利有弊,但看今上怎么想了。

过了五日,正是傅阁老当朝国丈之妻的寿诞,京中众人的视线皆从文武百官保举皇子这事上,转移到了傅府身上。傅家是谁啊,人家不但出了两位皇后,还有王爷外孙,又是首辅,如今睿王爷又是风光大盛,因而不说那些个大小官员,世袭子弟,就是几位郡王公侯也纷纷亲临至贺,端得是花团锦簇、门庭若市、风光热闹。

☆、第二百章寿诞见闻(上)

过五日,正是当朝国丈傅阁老之妻的寿诞,这日不说那些个大小官员,世袭子弟,就是几位郡王公侯也纷纷亲临至贺,端得是花团锦簇、门庭若市、风光热闹。

张致远带着福久坐一辆马车,安宁则和张玫坐在第二辆马车里。张致远想面对宴席上各色之人,心中不免有些沉重,不过想妻子生的七窍玲珑心,而且长袖善舞,也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张家四口在二门处分开了,张致远被管家迎去了外院男处,安宁则带着福久和张玫进了后院。

管事婆子笑着对安宁道:&amp;ldo;兵部左侍郎蒋夫人,吏部右侍郎宋夫人,大理寺卿范夫人……都到了。对了,张夫人您家大姑奶奶也到了,大理寺卿范夫人比您早一点到,她也带了他们家姑娘来了,和张二姑娘倒是差不多大呢。

安宁知道张瑶这是随蒋家叔婶蒋二夫人来的,大理寺卿范夫人王氏带着范歌先一步来了,对着管事娘子气的笑了笑。

由管事娘子引着,进了垂花门,便见两边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正中放着个紫檀座架大理石屏面的大插屏。穿过插屏,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是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描金带玉,又各处摆放着木石盆景、名贵花糙,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鹦鹉,画眉,八哥等鸟雀,端的是金碧辉煌,花团锦簇。待进了屋里。摆件处处皆见奢华富丽,或是雕镂五彩,或是销金嵌玉,更不必提屋子中的挂件儿插屏,盆景花卉了,饶是安宁也被这富丽堂皇的摆设给晃了一下眼。

&amp;ldo;这位是张太太了?有劳你亲自过来给老祖宗拜寿。这是张二姑娘和张小公子吧,长得好真好呢。来人四十左右。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装,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九凤挂珠钗。光洁额头悬着七色宝石联缀抹额,甚是华丽照人。

管事娘子行了礼,这才对安宁道:&amp;ldo;这是我们家大太太。

安宁心中了然。 知道这是傅家长子之妻,顺忠郡王府的女儿,顺忠郡王乃是先皇的堂弟,当初先皇登基亦有拥举之功,便是封了郡王。不过这顺忠郡王却在今上登基之前,拥举的却非今上,因而地位有些尴尬,并未有什么实权,但又因是老一辈里硕果未多的皇家之人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今上也很敬着。在心里默想完,便忙带着张玫和福久两个孩子行礼道:&amp;ldo;大太太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