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 / 2)
<h3>第218章(第1页)</h3>
张致远收到了来信,全家人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好歹没那么紧张了。再说张致远看了兄弟俩默写下来的各自的答卷,再看那学政,暗自点头,这无疑是给全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安宁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想来当年她参加高考时,老爹就是这样,一颗心吊在半空中,恨不得比她自己还紧张呢,跟上沙场似的!
等到放榜之日,一大早孙禄就带着小厮去府衙门前候着了。孙禄和孙嬷嬷被派来照顾景曜和景佑,那跟随的小厮还打趣道:&ldo;孙管事,这次又是你带着咱们去看榜了!
孙禄想想还真是,当初澄泓大爷的榜哪次不都是他去看的,这次又是他,嘿嘿这日后想来曜哥儿和佑哥儿的榜都是他去看的,这赏赐不说,关键是这带福气的,旁人都羡慕不来的!想着轻踹了那小厮一脚:&ldo;都给我眼招子放亮点,赏赐是少不了你们的!
小厮们俱是兴冲冲地应了,等榜一张贴出来,纷纷使出吃奶的劲护着孙禄往里挤,孙禄打眼一瞧就看到了景曜和景佑的名字,顿时大喜道:&ldo;中了!中了!都中了!又被护着挤了出来,忙不迭的回去报喜。
九岁秀才,而且还是廪生,再打听一番还是广安寺澄观大师的弟子,前巡盐御史家的公子,一时间声名鹊起。众人在赞叹的同时,又是羡慕嫉妒,这般的名师,这般的出身,不免说些是伤仲永之类的酸话,景曜和景佑就是听说了,也不放在心上,他们俩这儿得瑟着呢。
原因无它,因为成了廪生后,每个月便有二两银子一斗米的补助,这完全是自己考出来的,因而便是洋洋得意的写信向安宁还有福久炫耀。不仅这个,因为之前安宁还答应过,若是考中了廪生,就给他们的奖励翻倍,当然了这个奖励他们俩可以任意提,只要不出格就行,他们俩还在琢磨到底要什么样的奖励好呢。
又几日,景曜和景佑兄弟俩穿戴雀领蓝袍,与其他生员齐聚官署大堂行簪花礼。成了生员,就有了入学的资格,很明显的他们兄弟俩是会入往都城读书的。因而在扬州呆了未几日,就收拾了行礼,拜别了安家众人后,扬帆起航回都城了!
☆、第二百五八章弦外之意
景曜和景佑穿戴雀领蓝袍,与其他生员齐聚官署大堂行簪花礼。这成了生员,就有了入学的资格,很明显张家日后是在都城定居的,他们俩自然是要回到都城读书,毕竟在眼皮子底下,也好照顾。因而他们在扬州呆了几日,拜别澄观大师,又买了些一应土仪,诸事宜处理好之后,就去拜别安家众人。
安老爷、安和不说,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安老爷和安和对两个外孙(外甥)很是喜欢,学问好,态度从容,又小小年纪中了秀才,岂不让人艳羡有子如此。安和又问了他们俩入学之事,景曜和景佑只说父亲自有安排。安和心道怕是要入读国子监的,便是不再过问,便只让他们俩去内院拜别安夫人和安李氏。
安夫人虽是警示了柳姨娘,但到底不想和外孙生了嫌隙,就是景曜和景佑在广安寺安心读书这段期间,还是几番差人送了日常所需东西来。还是景曜出面说寺里一切妥当,不劳烦外祖母和舅母操心,只安心读书,这才罢了。安李氏得知,心道柳姨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莫以为有个守备夫人的女儿就了不起了,且不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就是这小姑子叫母亲的还是太太,真是拎不清,转身便是一通吩咐,让柳姨娘不好再蹦跶了。
安夫人心有锦绣,待景曜和景佑皆是一视同仁,见景曜和景佑要辞别回京,也颇为不舍,道:&ldo;你们娘个没良心的,展眼已有一年多没见着,好不容易你们俩回来,又是忙碌童子试,在外祖母家呆的时间少之又少,如今好不容易得了闲,又要回转了。说着哭了起来。众人连忙劝,这才好了,祖孙和乐融融的,外面小丫鬟通报:&ldo;小姑奶奶来了。
安大嫂诧异:这小姑子怎么来了?别说自从安婉的丈夫升至守备后。安婉初成了诰命夫人,还在娘家炫耀了一番。不过等安宁进京后,安婉回来的次数便是不多,这今日不算节不算生日的,还挺稀罕的上门了。
安夫人有些不愉,但碍于外孙在场,便是不好表现出来。只让安婉进来。安婉进来先给安夫人请了安,安夫人淡淡道:&ldo;你怎么来了?
安婉一窒,随即笑道:&ldo;我是听说了姐姐家的曜哥儿和佑哥儿中了秀才,自然是来贺喜的,只不过看这阵仗,曜哥儿和佑哥儿是要回都城了?
景曜和景佑初来都城时,还在孙禄的提醒下去拜访过安婉的,毕竟是姨母。只安婉恨屋及乌。表现的自然是淡淡的,景曜和景佑虽年纪不大,但到底人情还是明白的。暗自撇了撇嘴,只不过安婉毕竟是长辈,景佑推了景曜出来,景曜答道:&ldo;多谢姨母厚爱,我们兄弟确实要回转都城了。
安婉便道:&ldo;说什么厚爱不厚爱的,不过一点心意罢了,我这做姨母的哪有不疼外甥的?再说外甥这小小年纪便是成了秀才真是了不起啊,且不说你们父亲二品大员,就是你们恩师澄观大师,盛名天下。如此自不是旁人能艳羡来的?说起来便有些不阴不阳的,安夫人和安大嫂皆是蹙眉,这安婉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他们兄弟俩的秀才功名得来的不正统不是?
景曜笑的纯良,道:&ldo;姨母缪赞,外甥们侥幸得中罢了。不值一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