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2 / 2)
安宁和张致远对视一眼,看来这里面还别有隐情啊,福久则是似懂非懂的看了看哥哥们,又看了看爹娘。哼,把他当小孩了。
不过这样子看起来福久和蒋澈小苹果在一块儿玩,不是没有好处的。福久天生性子淡,说话懒得说,走路还有小藤椅,还得安宁讲故事、念书逗他,而且那时候景曜和景佑不在,他能模仿的对象只有父母还有奶娘、丫鬟们,属于小孩子的表情,只有个鼓包子脸,还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小喜感。可蒋澈小苹果就不同了,表情生动,虎头虎脑,说话有趣,福久虽然觉得他聒噪,但不自觉地就去模仿蒋澈的表情,说的话,就是这个&lso;哼&rso;,还不是从小苹果梗着脖子昂着脖子,像个骄傲的大公鸡的时候常用的语气词,福久不自觉地就记下来了。
说了开动,安宁把一个勺子递给福久,舀了一勺子进了嘴里,她经常吃感觉没有景曜和景佑强烈。他们俩只觉得玉膏在嘴里化成一股琼芳暖润的津液滑下去,胸腔里升起一股儿温暖的暖意,顾不得孝敬爹娘友爱弟弟了,不自觉地连连舀了好几勺子来,更为真实的感觉到了丹田处升起的暖意,浑身都觉得暖洋洋的。
其实玉碗不小,但安宁就吃了一勺,其余都在喂手短,又慢半拍的小福久;张致远作为父亲也矜持,不好和儿子们抢食,吃的勺子也不多,但碍不住大老爷技术好,每次都是满满的一勺子。景曜和景佑不像福久只是觉得很好吃,他们俩知道这是增强内力的天材地宝,加上玉膏的味道真的非常美味,让他们停不下来,等两人再下勺子的时候,发现没了‐‐
&ldo;呜呜,怎么就没了?娘,太少了吧。景曜还把玉碗拿起来翻了个底朝天,连个渣滓都没有剩下。
安宁瞪了他们俩一眼,道:&ldo;你以为是路边就能买到的小吃吗?还嫌少,就你们俩吃的多。
景曜嘿嘿傻笑,挠了挠头,道:&ldo;这不是好吃么?娘,真的有感觉到丹田里生出一股儿暖意,通往四肢百骸,我和景佑先调息下。
张致远也进碧纱橱内调息了,安宁低下头来看一脸满足的小福久,蹭蹭他的额头,道:&ldo;福久你有什么感觉呢?
福久舔舔嘴角,乌亮的眼睛弯成月牙状,包子脸还是一样的白嫩,没什么变化,&ldo;好吃。
安宁笑笑,揉了揉他的头发,将雕花的玉碗擦干净放到博古架上,下次就换瓷碗。等到父子三人调息完了,景佑推了推景曜,笑道:&ldo;景曜你现在不渴了吧,那还是你接着说吧,我怕有遗漏的地方,解释不清哦。
景曜神清气慡,也不介意景佑推他出来,就坐到安宁跟前接着讲述。
☆、第二百六八章虎口拔牙
景曜坐到安宁和张致远跟前接着讲述,清清嗓子正准备的和盘托出,小福久拽拽安宁的袖子,揉了揉眼睛道:&ldo;娘,困了。
虽然还没到他平时睡觉时间,但今天舟车劳顿,又玩闹跑动,活动量加大,疲累值升高,吃了玉膏舒舒服服的就想睡觉了。安宁把他的手拿下来,道:&ldo;不要用手揉眼睛。叫来春酌,让她伺候福久去睡觉,景曜这还没开始讲呢就被打断了,偏偏又不能生气,谁让打断他的是全家人都宠爱着的小弟弟呢。
就以拳抵唇,道:&ldo;我和景佑不是猜测娘给我们的都是天材地宝,就特意将《山海经》翻阅一遍,只觉得《山海经》上记载的都是上古时期,那时候还存在魔、妖、仙、神兽、仙药,在我们看来都有些荒诞,但这些文字之所以存在,虽然有当时世人尊崇自然之力的缘由,但并非无风捉影,纯属臆想,自然是有迹可循。而且我们还翻阅了其他的古志,发现并不止《山海经》记载了玉膏,像郭璞注引的《河图玉版》,汉张衡的《南都赋》也记载了&ldo;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还有晋朝张华《博物志》卷一也曾描述,不过现在看来这上面记载的成仙、长生不老竟全不是真么。
安宁&lso;噗嗤&rso;一声笑了出来,笑道:&ldo;你以为成仙就跟卖大白菜似的,哪有这么容易,这玉膏确实存在不假,但功效并非那些志怪小说上记载的能够飞升成仙,要是这样的话你和景佑俩早在第一次吃的时候就飘走成仙去了。但这玉膏也有好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费劲物力财力去寻找,这玉膏能通窍穴,滋养筋脉,生内息,所以你们俩才会觉得一股儿暖意从丹田处升起。像福久还小,他就觉得好吃。没旁的感觉了。当然了,若是年纪大的,吃了玉膏确实能达到延年益寿,排除体内杂质的效果。说着还别有深意的看了张致远一眼。波光潋滟,眼带促黠之意,但大老爷表情毫无波澜,一点都不为所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