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章(1 / 2)

加入书签

<h3>第277章(第1页)</h3>

&amp;ldo;洗三之前,本家照例按照收生姥姥的要求,予备好挑脐簪子、围盆布、小米儿、金银锞子,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青布尖儿、青茶叶新笼子、胭脂粉、铜茶盘、大葱、艾叶球儿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用胭脂染红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若干。

&amp;ldo;洗三。按照规矩,仪式是在午饭后举行的,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的。首先,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等十三位神像。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amp;ldo;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金银铜钱等物,谓之&amp;ldo;添盆。添盆是个很重要的过程,添的可以是金银锞子,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

收生姥姥见添清水,她说&amp;ldo;长流水,聪明灵俐;你添些枣儿、桂元、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amp;ldo;早儿立子(&amp;ldo;枣与&amp;ldo;早谐音,&amp;ldo;栗与&amp;ldo;立谐音),连生贵子(&amp;ldo;桂与&amp;ldo;贵谐音);桂元,桂元,连中三元。以博得本家和来宾们的喜欢。

&amp;ldo;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amp;ldo;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amp;ldo;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amp;ldo;一打聪明(&amp;ldo;聪与&amp;ldo;葱谐音),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拿起秤砣几比划,说:&amp;ldo;秤砣虽小压千斤……

这&amp;ldo;添盆的金银锞子、首饰、围盆布、当香灰用的小米儿、鸡蛋、喜果儿、撒下来的供尖儿‐‐桂花缸炉、油糕……一古脑儿被她兜了去,因而收生姥姥的吉祥话是一溜接一溜的,没个停歇,而且不带重复的,质量绝对有保证。

基本上洗三的流程就是如此,安宁有些遗憾的不能看到自家孩子的洗三礼,不过奶娘回来都会眉飞色舞的讲述洗三时小包子的情况。景曜时折腾的不行,不过这&amp;lso;响盆&amp;rso;的时候哭的那叫响,等把他从盆里抱出来立马不哭了,根本不用人哄。景佑身子弱,收生姥姥基本上只是象征性的沾了沾水。福久和景曜差不多,不过还是奶娘紧着,那时候福久粘人黏的紧,生怕他哭的声嘶力竭再把自个累着了。

这才几天就看出来小汤圆和福久不一样了,见谁都笑,一双杏眼骨碌碌转,饿了就哭,尿了也哭,等饱了或是清净了,就咯咯的傻乐。吃饱了有精神的时候嘟囔个几句,和来看他的爹姐姐哥哥们来个无齿笑容,不然就是扯着小呼噜哈哈大睡,好哄的很。

洗三礼一完,来的宾客见小汤圆精神还好,杏眼滴溜溜转不怕众人打量,纷纷赞几句,过一会儿奶娘就把孩子抱回去了。大家也知道安宁不方便见客的,热闹完了以后,都回自己家去了。想着满月礼或百日礼肯定是会很热闹的,到时候再闹不迟。

张致远去给扬州的岳父岳母去了信,安老爷不说,安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安大嫂在一旁奉承,心里感叹她现在很相信当初二嫂跟她说的这个大姑子是个旺夫旺子有后福的。虽然熬成老姑娘才嫁出去做个继室,但如今夫贵妻荣,一品诰命夫人不说,又生三子,个个都是钟灵毓秀的,上无婆婆在堂下无姨娘通房膈应,日子也真是舒坦了。不像那小姑子,想到自恃是长辈又是小姑子的亲姨娘的柳姨娘,安大嫂就觉得无奈,虽然看不上柳姨娘,但到底是公爹房里的人,多少还有些膈应的。

☆、第三百一三章安婉思量

这边安夫人和安大嫂正说着要给小外孙送满月礼去,还有安煦不日也要下场参加府试的事,外面院子里传来了柳姨娘的叫骂声。安大嫂听到之后,立刻为之色变,偷瞄安夫人的神色,安夫人原本兴高采烈的听到柳姨娘的叫骂声厌恶的皱皱眉道:&amp;ldo;她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柳姨娘叉腰站在自己屋子门口,大声嚷道:&amp;ldo;……好歹我也是大奶奶的长辈……惯是会&amp;lso;看人下菜碟&amp;rso;,大奶奶是好的,倒是这么些下人七苛八扣的,想着从主子上省下来的偷回家去,好贴补自家……

安大嫂听柳姨娘言语里指桑骂槐脸色不好,安夫人冷笑道:&amp;ldo;柳姨娘愈发不着三四了,原本念着她是个糊涂人,平日里不和她一般见识罢,没想到不过仗着二姑娘,竟是越发没规矩了。你素日里待她太宽厚了,这人心大了拦都拦不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