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0章(1 / 2)

加入书签

<h3>第300章(第1页)</h3>

尽管安宁不是原装,但知道投桃报李,就算不在扬州,每年的四时节礼都尽心寄了空间出产、适合普通人,有滋养身体、延年益寿等功能的药材补品回去,都是叮嘱安夫人用的,安夫人身体也强健,怎么就突然病了,而且若是一般的小病,大嫂也不会特意写信来。而且信上也没写清楚,安宁不由得担忧,问了安然,安然也是担心。

安宁想回扬州看看,自从全家因为张致远的升迁定居都城后,安宁都没能找机会回扬州,开始福久还小,再来就是操办张瑶的亲事,景曜景佑的入学,张玫的婚姻大事,再后来有了软团子。恍惚想起来,白驹过隙,一晃好几年了。

张致远见安宁心不在焉的,一问,笑道:&amp;ldo;既是岳母病了,宁儿担心,何不亲自回扬州看看?自从咱们全家到了京城,一晃几年,再没回过娘家,真是苦了你了。如今岳母有疾,宁儿合该侍疾在榻,表表孝心才是。

回娘家?安宁捏着信犹豫起来,多年夫妻张致远自然看出安宁犹豫为何,心里边倒是挺高兴,这说明小妻子在意他…们‐大老爷选择性的将景曜他们给忘记了‐因此道:&amp;ldo;景曜和景佑他们俩九月即放援衣假,让他们兄弟跟你回去尽孝,路上倒不用太担心,你们坐船,安稳比马车舒服多了。而且正好也能赶上岳父的生日,我记得大舅子家的龙凤胎都好几岁了,你这当姑姑的回去见见,别姑侄相见不相识了。

见张致远似乎把一切都安排妥了,安宁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再说了本来安宁也有这个意思。不过她还有些不大放心,&amp;ldo;小汤圆还小,我得带着,福久我也不放心,既然这样,让玫儿也跟我回去罢,毕竟…她姨娘还在扬州呢……这般说来,家里可就剩张致远一个主子了……&amp;ldo;最近这段时间不平静,我不大好离开罢?

张致远心里十二分的慰贴,却道:&amp;ldo;宁儿不必担忧为夫,独善其身的本事为夫还是有的,再者就是不大平静,宁儿避避也好。

安宁嗔了他一眼,嘴硬道:&amp;ldo;谁担心你了?别臭美了。哼似乎是想到什么,杏眼怒瞪,似笑非笑道:&amp;ldo;老爷怎么想是赶我走呢,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啊?这京城多美女啊,别看老爷已过不惑之年,但魅力可大着呢,前几天那谁谁上门不是想送个水嫩新鲜的美人儿给老爷么?哎!

说着安宁就自怨自艾起来了,凉丝丝道:&amp;ldo;想想人家都三十好几了,已经是那昨日黄花,再说老爷日日相对,怕也是厌烦了,哪里比得上十六七的小姑娘,正是一朵花刚开的好时候啊……原本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呀‐‐说着幽怨的看了张致远一眼……自个都觉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做怨妇不知怨妇的怨啊!

张致远哭笑不得,这小女人作怪还上瘾了,不过正中大老爷的下怀,身体力行的让作怨妇状的安宁知道了自己还是那&amp;lso;姹紫嫣红&amp;rso;,而非&amp;lso;断井残垣&amp;rso;,一直是那得宠的娇妻啊,还是独宠没旁人的!

翌日,安宁扶着酸痛的腰,郁闷万千,这就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腰啊,呜呼哀哉哟!

☆、第三百三八章病重难为

安宁这拍板要下扬州,景曜和景佑对看一眼,欢呼雀跃。

都城是权贵最多的地方,除了宗室,还有世家,有勋爵,有显贵,有清流……他们的子弟大都生活在京城,在都城读书学习,国子监乃是国学,所入读的学生身份除了出身权势富贵的,还有寒门士子靠着真才实学而来的贡生们。

景曜和景佑本身是正经通过府试、院试成为廪生入读国子监的,随着张致远官职升迁,年仅四十就官拜一品,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官职稳步升迁在讲究资历、功勋、长幼,秩序井然的本朝可算是凤毛麟角了。在世家豪门实权被剥削的时节,景曜和景佑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光是一个&amp;lso;隐姓埋名&amp;rso;的八皇子就使得他们俩多心来往了。不过幼时的启蒙,少时的经历,本身的资质,让他们俩多了分沉稳,尤其是景曜,虽然在安宁跟前一副跳脱的模样,但在外却是谦和温雅。

再加上如今的国子监祭酒乃是安煦的舅舅,对他们俩平时指点一二,国子监司业更赞他们俩说&amp;lso;年纪虽小,但沅茝沣兰,比德如玉,有乃父之分。&amp;rso;不管里面有多少奉承的成分,但看张致远在得知时嘴角上扬好几度,虽然在景曜和景佑面前还摆出严父的形象,但内心还是很替儿子们骄傲的。

不过兄弟俩最近也是烦扰,毕竟皇城如今不太平静,他们俩也有自己的应酬交际,免不了被大人们的事情影响到。正愁找不到借口逃避呢,安宁这说要下扬州,这不就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么,哪能不欣然呢。

又安然那边沈氏也带小女儿和安宁一家一块儿去。安婉得知后倒是亲自来张家了,安宁就问她回不回去?实际上也不指望安婉说回去,毕竟就算安老爷和安夫人的寿辰。安婉也是人来一会儿就走了,不过随着海彦立的升迁,安婉回娘家的次数多了,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意味。

果不其然,安婉先是诉苦了一番,什么姑娘还小,身子弱。什么海翰要苦读,参加童子试,什么要伺候婆婆……最后还略带不甘的来了句:&amp;ldo;我哪像姐姐日子舒心啊!

关于海家内宅不宁的事,安宁也从安夫人那里知道一些,不说通房姨娘一大屋子。就是安婉的婆婆都够呛。安夫人是这么说的&amp;lso;一个年迈寡妇不说静心休养,颐养天年,还妄图插手一干内外事务,拎不清想不通,得亏海家就一儿子。&amp;rso;安宁想估计安夫人是想到安老太太了,不过光看海彦立房里那些个由海母给的通房丫鬟就可见一斑了,古代版的婆媳斗法,啧

安宁还是有些同情安婉的,不过同情归同情。但看安婉让安宁稍回安家的药材补品,倒是对安婉和颜悦色了些,再加上安婉和青萝也不像以前那样&amp;lso;蜜里调油&amp;rso;了,不过安宁估计是青萝找到了更有利用价值的人,不想挖张家的墙角了。再者关于上次流言速度那么快的问题,虽说没查明白。但少不了某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安宁对青萝那点子观感直接往负值发展了。

安宁截住安婉的话,笑道:&amp;ldo;行了,我知道你辛苦,心意到了就行了,估计母亲也无大碍,不过这段时间你还是清神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