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3章 荀?(2 / 2)

加入书签

答案是可以。

只是代价更大,路更难走。

但正是因为路

难走,荀?当初才认可选择了这条荆棘路的曹操。

曹操怂了,或者忘了,或者沉迷于王权富贵了,归根到底,曹操忘了初心,但荀?还记得。

于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荀?忠汉,除了他自己的坚守,还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世家和官员的想法,或许他们不是主流,但也绝对是一股力量。

当初曹操的主要班底,就是荀?给他拉起来的班子,二十年下来,为汉臣的理念,有离开的,但也有留下的。

生命或如草芥,但你真看到有人真的付出生命去坚守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变得坚定。

今天有个荀?以死尽节,明天就有人排着队给曹操玩上吊。

结果,到底是谋主,又给大汉延续了几十年的命。

说到谋主,荀?是汉朝的谋主,而不是曹操的谋主。

就是那句话,我从来没有忠诚于某个人,我忠诚的是那个国家。

之前中秋看过一个问题,如果有八个正常馅料标准规格无毒可食用的月饼,你会请三国时期的什么人吃?

答:荀?。放在建安十七年的那个食盒里。

我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以前看过一个评论,说荀?可以容忍曹操当霍光,但绝不能容忍曹操当王莽,非常贴切。

当时的汉朝大厦将倾,完全就是个破房子四面漏风,在风雨飘摇之际是需要一个铁腕人物出面,而且必须是要大权独揽才能力挽狂澜。

荀?认为曹操就是那个可以扶大厦之将倾的人,所以他一路辅佐曹操,哪怕后来曹操真的成为一个权臣,飞扬跋扈对天子完全没有敬意他也不在乎。

说穿了他只是想要汉室复兴,再加上当时的汉献帝完全没有雄主的气魄,荀?对他完全没有信心。

荀?之死,无论曹操本心有无害他之意,他都无法苟活了。

“何为荀??”

“文若,令君,喜熏香。”

“可否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