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三十四章(2 / 2)

加入书签

“难为她们惦记。”徐母淡淡地笑着回了崔母一句,才转头对着如意说道,“快把人带进来吧,天寒地冻的,想必坐车也累了,吩咐厨房熬些姜汤送来。”如意忙答应一声,两边都吩咐下去,四五个小丫鬟领命而去,她只在院门处等候。

少顷,崔母便见一个婀娜的妇人跟在如意身后行来,面容姣好,体态不足,她浅笑着问徐母:“这是你家大郎身边伺候的?”

徐母笑容一滞,叹道:“我前头的孙媳和离之事,想必亲家母也略有耳闻。卢氏走后,老大媳妇见大郎形单影只,好不落寞,故替他纳了这郑氏,她生得单弱,倒是个温柔和顺的。”前脚和离,后脚纳新人,徐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看着倒也乖巧。”崔母附和了这一句,抿嘴一笑,向丫鬟招手取了一壶梅子酒,自斟自酌一杯,又让丫鬟扶着走到庭院当中,笑着向秦若瑜嘱咐几句,对方便乖乖地把那盘鹿肉撤下了。

郑殊一路走来,见庭院之中好几个熟面孔在打转,衣香鬓影,环佩铿锵,俏丽的笑声不绝于耳,阵阵肉蔬香味从炉火之上传出,勾得人腹内馋虫大动,正北的暖阁门帘大敞,上首坐着两个雍容华贵的老妪,满眼笑意,眼波随着院中之人流转,衬得她这远道之人更显落魄孤寒。

他人的热闹落在郑殊眼里,令她心里顿时生出一股强烈的怨愤和不甘,凭什么!凭什么每次遇到她们,她总是像个跳梁小丑!凭什么,她拼命想跻身她们中间,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凭什么,不管她怎么用力,她们总能轻而易举地让她相形见绌!郑殊的情绪刚蔓延上眼底,“姨奶奶,小心门槛”如意的声音就像一盆冷水,把她眼里簇簇的火苗浇了个通透,熄得彻底,郑殊一个激灵,忙收敛心神,小心翼翼地踏入暖阁之内,对着徐母毕恭毕敬地行礼问安道:“给老太太请安!大老爷和大太太时刻惦记着老太太,故遣妾身前来侍奉,还请老太太莫嫌弃妾身粗笨,让妾身留在老太太身边略尽几日孝心。”言毕,仍跪伏在地。

徐令安注意到了郑殊适才几次瞟向院中的眼神,神色复杂地看了郑殊一眼,便把脸转开。徐母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终究缓了神色,道:“快起来吧,这么冷的天,难为你过来。如意,先带姨奶奶回屋子收拾收拾,让厨房把姜汤送过去,用过膳再来我跟前回话吧。”

郑殊的手在衣袖底下收拢,双手攥得死紧,她就始终不配与她们一同用膳吗?但是她不敢言语,心里即使千般不甘万般不愿,面上也不敢显露半分,仍是诚惶诚恐地谢过徐母,跟着如意下去了。

徐令安在郑殊走后又不轻不重地瞥了一眼她的背影,对着徐母说道:“这位郑氏,面上瞧着柔弱和顺,但是眼神总是闪烁,不像是个安分之人。”

徐母睇她一眼,道:“你当人人都像卢氏一样落落大方?”

徐令安笑道:“我说的不是这个。卢氏往日,能入她眼里的尽是聪明人,蠢笨的人她根本懒怠搭理,卢氏有一股劲儿,她行事既不喜欢看别人,也不在意别人怎样看她。这个郑氏呢,我虽只见过几面,但是能感觉到,她总在暗中打量别人,她在暗暗较劲。这过日子啊,最忌讳的便是眼睛总向外看,不向内自省。眼睛向外,则心中常有不如意,不如意之事多了则心生不平,心不平呐,这日子就过得不安生。”说完,自己淡淡一笑,不再言语,又把目光投向女儿那边。

崔母瞧了瞧天色,见已月上东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