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第三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春风正当时》全本免费阅读.cc

腊月的清晨,呵气成霜。东方欲晓,晨曦初露,徐家别院的小厮们就已经缩着身子抖着手脚忙碌起来了,一个管事在吆喝“动作麻利些,地上的石子和落叶都要清扫干净”,一个管事在指挥“再拌一些上好的草料把马喂饱,马车轱辘都检查仔细了”,话音刚落,就见内院里走出一个老嬷嬷,两手笼在袖子里,张口即是“二管事,马车都套好了吗”,那位被问的管事忙赔笑答道“你老放心,保证误不了老太太的事儿”。

外院忙得如火如荼,内院的丫鬟们也在有条不紊地收拾箱笼。徐母把徐令安唤至身前,满脸疲惫地叹道:“总归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不能不管他,总要见他一面才能心安……大夫说了,郑氏胎像不稳,她权且留在这儿养胎吧,你和蓁儿也留下,互相有个照应,我只带你大嫂回京。”

徐令安听了亦是伤感,一母同胞的兄长,她也不想长兄落得如此结局,可如今的情势,不累及家族已是万幸,谁还敢出头为他求情,她含泪答应,劝道:“兄长是自作孽,即使不能相见,娘也不必自责。”

徐母不接这话,又说道:“一会你与我同去隔壁走一遭。”

徐令安面露迟疑,问道:“蓁儿不是说崔老太太不见客吗?”

徐母苦笑一声,叹道:“昨日不见,今日总该见了。好歹做了二十几年的亲家,我舍了这张老脸,也不求别的,只求让刑部大牢通融一二,让我给他们爷儿俩送顿饭……”一语未了,泪已沾襟,徐令安心底对哥哥和侄子没有几分同情,但见母亲如此难过,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也不禁陪着抹了一回眼泪。

崔家院内,当丫鬟来禀“徐老太太求见”时,崔母正带着四个小的在用早膳,秦若瑜和徐敏正在抢最后一个油香,听到自家祖母来了,徐敏分心愣神不过一瞬的功夫,秦若瑜筷子一撇,迅速将它夹进碗里咬了一口,崔行迟含笑喝下一口粥,秦怀瑾无奈地摇摇头。

崔母忙放下筷子,说道:“大冷的天,快把徐老太太请进来。”说完,又指了一个人说道:“她们恐怕还没用早膳呢,你去吩咐厨房再备下一桌送过来。”两头嘱咐完,才又看着四人,道:“敏儿和阿瑜陪我去偏厅见客,你们两个就在这待着。”

崔行迟略一沉吟,道:“祖母,孙儿陪着吧。”

崔母已经扶着秦若瑜的手起身,闻言看他一眼,叹道:“我知道你是怕我为难,但徐老太太年事已高,看在你姑母的面上,我也不能太让她难堪。放心吧,祖母有分寸,不会给你父亲出难题的。”

崔行迟忙解释:“祖母误会了,孙儿并无此意。”

崔母连连摆手,道:“行了行了,让你们待在这自有我的道理。”说罢,领着秦若瑜和徐敏转身出去了。

“老姐姐,天寒地冻的,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可用过早膳了?若不嫌弃,便在我这将就着用些吧。”徐母一进门,崔母就热情地迎了上去,牵住她的手,将她引至偏厅的圆桌旁坐下,桌上碗碟罗列,丫鬟掀开一个砂锅盖儿,一锅碧粳粥还在腾腾冒着热气,看得人胃里一暖。

徐敏乖巧自觉地为徐母盛粥摆箸,徐母含笑说道:“还是亲家母能掐会算,怕不是一早起来就料到我们母女二人要过来打秋风?”

徐令安忙配合地掩袖而笑,凑趣道:“娘也是不害臊,瞧瞧,算上敏丫头,咱们可算是祖孙三代上门来吃白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