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好了,出大事了(2 / 2)
刚踏进崇玄署内,就听到了里面的人说什么崇玄署不归钱刺史管,玄阳子还好奇是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抬眸,就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是他惦记了一晚的好苗子啊。
李乐只见到老者,也十分惊讶,前几日一别,居然能在崇玄署看到老者,他笑道:“老人家你也是来报备的?上次匆忙一别,还不知道你老人家叫什么。
“报备?怎么回事?
,崇玄令也能感受到巨大的威压。
作为知晓老者是何身份的人,崇玄令心底已经掀起千层浪了,额间冒出的细汗都不敢擦拭,连忙戴上自己的乌纱帽,暗地里眼神幽怨地从李乐只身上滑过。
你要是说你认识玄阳子道长,我一个小小的八品官,即使有夏右相在后面施压,也不敢拦着不让你报备啊。
但这些话,崇玄令也只能压在心里,绝不敢当着玄阳子的面说出来。
他公事公办道:“这位道长是来报备的。
在称呼玄阳子道长时犯了难,也不知玄阳子道长有没有隐藏身份,看这位李道长,似是不知道玄阳子道长的身份,他要是点破,岂不是坏了玄阳子道长的事。
“是,我是来报备的,只是没想到青云观的担保都不行,我正要回去想办法呢。
李乐只接过话头,向老者说着,从崇玄令不一般的态度上,他察觉眼前的老者可能不是他想的玩真人COS的老者,难道是隐藏身份来扬州调查的大官?
李乐只发散思维想着,他不确定老者的身份,但也不妨碍他在老者面前如此说,万一能帮他解决眼前的事呢。
“你师父天机子没有来报备过?
玄阳子眉头一皱,深深庆幸,还好他来了,还好他又遇到了好苗子,不然,不敢想象要是好苗子被骗子拐走了,他们道门可就要损失一位天才了。
李乐只:“……
师父都不在,当然没办法报备。
“是我要报备,我在大安有一道观。
“哦?小友现在就有道观了?可有凭证?
玄阳子不敢相信,他找到的好苗子居然已经能开观了,这要有真本事的人,才能成功,建造道观不是件难事,可要得到县令的认可,还要有道观担保,这两重关卡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李乐只将文书和青云观的担保书都拿了出来。
玄阳子一看,都是真的,做不得假,的确符合报备所需的凭证。
“嗯,都很全面,倒是老道看走眼了,还以为小友你尚未入道,你师父很好,能教导出你这样厉害的弟子,我的弟子比之你,是远远不如也。
崇玄令和崇玄丞在一旁听着,两人差点惊掉下巴,李乐只能和玄阳子道长认识他们是心神一荡,地动山摇似的震惊,如今又听到玄阳子道长夸赞李乐只,言自己弟子不如他。
玄阳子道长的弟子,可是在宫中当供奉,深受陛下看重,这样的人物,居然不及眼前小小不出名的道人。
可想而知对两人造成了多大的震撼。
崇玄令咽了咽唾沫眼前半百的他算是见识过不少大风大浪的人了这半辈子都没有遇到比今日还要离谱的事。
他似乎差一点得罪了一位不能得罪的人。
还好还好他阅尽千帆浪没有彻底同李道长交恶。否则夏右相知晓这件事后也不会保下他。
该死的赵司马不是说是个不出名的野道士是专门坑蒙拐骗的江湖骗子!
真想让赵司马过来睁大他的狗眼好好看清楚这样的人物也能说是江湖骗子?
野道士怎么了那是人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不想被朝廷知道。
吾等凡夫俗子哪里能猜到对方的想法。
崇玄令在心中狠狠唾弃赵司马一番。
*
李乐只比崇玄令、崇玄丞更懵不知道老者为啥要说这些话还有弟子?所以老者不是他想的大官也是一位道士?
恍恍惚惚。
李乐只还没有搞清楚眼前的状况就听到崇玄令道:“李道长可要报备?”
崇玄令小心问道声音极小都不敢说太大的声音免得惊扰了李乐只。
等从李乐只手中拿过文书后他和崇玄丞瞬间动作麻利起来刷刷刷翻动着桌上的档案又盖上章又写下一份文书又问李乐只可还有另一份盖章的空白文书。
李乐只从怀里拿出来拿出来的时候他还看了一眼老者。
盖上章的空白文书当着别人的面拿出来总有一种破坏规矩。
玄阳子看到了但他也没有说什么
因此玄阳子也没有说什么。
静静站在那看着崇玄令、丞两人记录在册。
*
“好了一切都已记录在册。”
崇玄令抹了抹并未出汗的额间长舒一口气李道长的事情终于办完了。
他也能放心了。
将报备好的文书还有一个册子交到李乐只的手中叮嘱道:“李道长册子可要好生保管若是有人质疑你是野道士时还需要此册子作为证明丢了可就不好补办了。”
“好。”
李乐只接过册子并不重上面盖有崇玄署的印章最为奇异的是此章居然是分开印上去的合在一起能看出是一个整体大概是古代的防伪技术防止别
人伪造。
报备成功后,他心事也解决了。
这一切还要多亏了老者的出现,不管是不是因为老者的身份,还是顾忌着多了一个人在场,两人不敢闹得过分,李乐只都铭记着今日的事。
“老人家,你可有要紧的事,相逢即是有缘,不如一起吃顿饭?
“好啊。
玄阳子还怕没机会同李乐只接触,没想李乐只如此上道,自然欣然前往。
两人选定了酒楼,选了几道店里的招牌菜。
李乐只又点了一壶清淡的酒,和老者边吃边聊着,吃完这顿饭,李乐只倒是和老者之间关系又亲近了几分,也有玄阳子刻意结交的缘故。
玄阳子道:“小友现下已有了道观,也登记在册,日后莫要忘了五月初五前往玄阳宫开坛论道。
所谓的论道,也就是一群人比划自己擅长的,同旁人切磋一二。
“玄阳宫?
这还是李乐只再次从老者口中知晓玄阳宫,他先前看书虽多,但还未了解大梁的道观。
原本他也没想过要挪窝,大安县也只有他一座道观,再远点,扬州也只有一座最有名的青云观,其余的,他既不出大安县,也没必要过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