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家里蹲考研9(1 / 2)
《觉醒日记》全本免费阅读.cc
2015年11月1日星期日雨
我非常开心自己慢慢地开始做一些“反复”的事,比如第二遍认真过《水力学》,第二遍复习数学笔记,翻看以前的日记、照片。留下作纪念或是做重点标记要为以后的回顾作提示,可不去“反复”的话以前做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比如我重新去看收藏夹里知乎的问题,我会有很多新的收获。以前的我就是太不愿意去反复了,总想去尝试更多新的东西,可连手头上已有的都做不好,尝试那么多又能怎样呢?我想,把一本单词本背很多遍会比背很多本有意思的多,我开始逐渐体验“反复”的乐趣。
2015年11月11日星期三雨
到了还剩45天的日子了,一切按部就班的进步,考研的事上要一直加油!
昨晚是第二天全家跳操,尽力坚持下去。也不懂算不算是我迷信“知乎”,凡是“知乎”大神说的话我都认真去尝试。家里要订阅新一年的杂志,于是我又去到知乎,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国家地理》是听过的,《Lens》是不知道,《读库》也是一无所知,而我家的杂志订阅居然停留在《意林》……我认为这本95%以上文章都没有咀嚼意义的小龄儿童厕所读物……然后我就分别和父母发表了意见,结局是:妈妈支持,我爸说他觉得《国家地理》没什么意思,《读库》一篇文章那么长,他不想看,《经济学人》既然定位那么高那肯定不适合他……
我天!说好的努力进步呢?拒绝看大部头的书是他的一贯作风,可是,本就碎片化的知识体系不通过具体完整的综合你如何真正整合?没有一毛钱文学基础就信誓旦旦学哲学,急于和别人吹嘘而不是真正的积累,我深切怀疑只看薄书的人是为了吹虚的资本或消谴而不是提升自己。给自己找了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我想到我大学的一个舍友,算是看了几本书,可思想观念却依旧陈旧腐朽的令我不耻……我言重了?不知道,但这样的人无法让我认同和欣赏。妈妈考试结束,在我的推荐下开始看《平凡的世界》,你看吧,这本书被我爸拒绝,到时候进阶快的一定是我妈。
昨晚睡前一直在想,如果小朋友的睡前故事变成了父母或其他孩子在与小朋友同一年龄阶段的日记,事情是不是会变得很有趣?日记是真实的想法和事件,让小朋友了解父母(或他人在这个阶段)的过去的同时,纠正那个时代不正确的念头,比如直接指出妈妈当年那样做(想)是不对的,理由是什么,让小朋友有同理心,也了解了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会犯错,也可以敦促小朋友写自己的日记。
说到写日记的本子!读库笔记本逼格不要太高!连笔记本的收藏都可以那么专业,我个弱……找个点,做专业吧!啊,别人看到美好的事物会觉得遥远,我却会想如何把它变为我的现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