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5章 猴狲铭言6(2 / 2)

加入书签

转眼就是五月初三,胡维庸还没有想到用什么方法把皇上请到家里来。吃了午饭,他一个人来到后花园长笋子的那口井边,只见竹笋从井壁上长出,足有酒杯粗,几天以来,竹子足有五尺高,一大两小,共三根。

这时,一个挑夫在挑水,挑水夫只有一只手,左手在鄱阳湖大战中受伤,左手掌从手腕处被砍断,因此成了“一把手”。他身体魁梧,皮肤黝黑,横身有力,他姓米,外号人称“米一把”,自从左手负伤后,就不能再上战场,就在京城安了家,同时在胡家做挑水工,一干就是十五年。米一把力气大,侭管只有一只手,两只桶放在肩上,挑水时扁担不离肩,一只手就可从井中取出,他刚挑上水,就看到胡维庸来到井边,就讨好地说:“相爷,这口井可是一口宝井,它和我老家的井一样水质好,无论多少人取水,冬天不干,夏天不涨。现在又出了一件奇事,井中长出三根竹笋来,看来胡家还要节节高升出三个大贵人!”

胡维庸听了,马上来了兴趣地问道:“嗬,你怎么知道?”

‘米一把’见胡维庸在问他,就在原地立定说道:“相爷,我老家有一个姓程的财主家的水井里,一夜长岀一棵胡杨树,当年他的大儿子就考上了状元。相爷家的井一夜长出三根竹笋,这肯定是要更兴旺发达的予兆。”

“你的家乡在哪里?”胡维庸问道。

“启禀相爷,小人家在甘肃酒泉郡。”米一把回答道。

胡维庸看了米一把,好奇地问道:“怎么叫酒泉呢?难道你们家乡有流酒的泉水吗?”

“关于酒泉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间的传说,一种是有碑文记载的说法,不知相爷你想听哪一种说法。”

胡维庸马上来了兴趣说道:“本相爷两种说法都想听,你先放下水桶边休息边讲,慢慢地讲,讲好了本相爷有赏。”

米一把见胡维庸要听他讲故事,岂有不愿之理?他果真放下水桶讲起故事来。下面是米一把讲的故事——

从前,有个地方叫禄福,这儿离沙漠不远,常年干旱少雨,地里也不出产粮食,当地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只有一家人在路边上开了一个茶水店,专卖些茶水给过往客商。好在这条路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过往客商很多,生意自然兴隆。一天,神仙吕洞宾和张果老云游到此,他们也到这个茶水店坐下来,老板赶快过来招呼:“二位客官,你们要些什么?”

吕洞宾说道:“给我们来两斤牛肉,来两壶酒。”

老板弯了一下腰,抱歉地说:“客官,你们要牛肉我们有,可是没有酒。你们看,我们这一带地里不产粮食,哪里会有酒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