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页(2 / 2)

加入书签

说完进屋拿了弓箭和大砍刀,径直往山上去了。

熊氏看着?女儿的背影,摇摇头又回屋里去。

下晌,一家人在地里翻地,张三爷带着?几名村老到田间找他们。

如今家里事情大多都是熊氏说了算,村外的人们也?对她们家的境况也?了解。张三爷与大根寒暄几句后,目光转向熊氏,殷殷笑道:“梨花娘,村里这段时间一直在外寻觅教书先?生,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进哥儿最近没去书院,村里想请他去学堂教几天书,可自从上次发生那件事后,他一直觉得自己?不?足以为人师表,好说歹说就是不?答应。”

他顿了顿,“各村老就想厚着?脸皮让你帮忙问问夏小?姐,她现在既然在教大牛二牛他们,能不?能费点心,把村里的孩子都一起教了?当然,我?们也?会加紧寻找其他先?生,一旦找到就不?再麻烦她了,束脩我?们也?会如数奉上,你看这样可成?”

熊氏一听,顿时有些?为难。

说实在的,她倒也?不?是为了霸占夏夫子,自家几个孩子啥资质她心里也?明白,就怕教的人多了,会累到夫子。

三爷见她面露难色,忙道:“就问一句,夫子若是不?愿意,我?们以后绝口不?提此事,成不??”

熊氏想了想,道:“成,我?带你们回去问一声,如果夏夫子喜欢清静不?愿教那么多人,那这事就作罢。”

她心中暗忖:夏夫子是夏相的孙女,夏相是位忧国忧民的好官,想必夏夫子也?是心怀天下的人,万一她愿意教更?多的孩子呢?自己?若是贸然拒绝岂不?坏了人家名声?还不?如直接当面问她,由她自行决定。

张三爷闻言大喜过望,连忙道:“那敢情好,我?亲自去问。”

熊氏于是收拾起农具,对大根和大牛说道:“这天阴沉沉的,怕是要下雨,一起回吧,明日再干,天冷了,回去烤火。”

大根听妻子发话,于是也?便停了下来,一家子扛着?东西,和张三爷及几位乡老往东山脚下走去。

而?夏寻雁听闻张三爷几人的请求后,略一思索便答道:“让我?教书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我?有个条件,村里的学堂同样对女孩也?开放,只要有意愿学习的女孩子都可以来上学。”

几名村老一听,赶忙道:“这有何?难,我?们家几个孙女也?想学认字,只要夫子不?嫌弃,我?们求之不?得。”

如此便定了下来,至于束脩,夏寻雁道:“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梨花家吃住,多日叨扰实在过意不?去,既然学堂旁边也?建了书庐院子,那我?就从这几天就起搬到书庐去住吧,束脩方?面只需负担我?的一日两?餐即可。”

也?就这种淡泊名利的清雅人士才能如此不?计较,村老们笑得合不?拢嘴。

张三爷忙道:“夫子放心,先?前梨花拿出的那一千两?银子,眼?下还剩一百多两?,我?们会从中拨出一笔钱给您置办锅碗瓢盆和床榻被?褥,粮食各家也?会让学生给您带去,你看如何??”

人是俗人,要吃五谷杂粮,夏寻雁自是应下,不?过她不?会做饭,只能等到时候再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