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1 / 2)
吴荣笑着点头,看向浩曦,他是认识浩曦的,平常在乾清宫也一直是他专门侍候浩曦,皇上对这位小少爷多么上心,他比谁都清楚。
如意朝着跟着浩曦的红姑点头,红姑笑着上前一步塞了银子给吴荣:”烦请您带路。”
吴荣是宫里的老人,当年也认识红姑,有些情面在,想了想也就收了银子。这种情形下要是不收,到叫别人心里担惊受怕。
孟王妃垂了眼教导了浩曦两句:”切不可由着性子乱来,宫里不比家里。”
这话说的,好像意思浩曦有多么不听话不懂事一样。
但三岁的浩曦恭敬又认真的应是行礼,那种深入骨髓的气势和从容,有力的说明了孟王妃说的明显不对。
孟王妃面颊微僵。
浩曦跟着吴荣离开,秦王府忽的就成了格外引人注目的队伍,尤其是站着的如意,能生出一个被皇帝喜爱的儿子,便是王妃也不及她闪耀,孟王妃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幸而很快就有太监传了众人进去,那种挫败和羞辱的感觉才渐渐消失。
萧侧妃的一侧就走着如意,她转头看了一眼,原本想说两句酸话,但话到了嘴边却莫名的有些说不下去。
当年她进秦王府开始的时候家里并不完全同意,因为她这样的家境做个体面的正室也可以,但父亲和王爷接触过后却忽然改了主意,直到现在她明白是什么原因。
嫂子告诉她:”父亲说了,即使往后你失宠了,他也不担心你吃大亏,男人三妻四妾在正常不过,难的是在自己的女人身上有善心,即使你做了正室往后未必就不会失宠,若男人将你当泥踩,正室也不如妾室。”
而如意也一样,她待人有善心,一种和利益无关的善心,让她相信,只要她不触及如意的底线,往后就可以和孩子平安到终老。
而看起来温和大度的孟王妃身上,却有一种让人深为恐惧的东西,这样的人若是把权,她这样的人也许没有生路。
所以,她选择如意,即使别扭,即使不服,但她内心深处却一直无比坚定的认为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如意和萧侧妃一右一左的跪在孟王妃身后,按照规矩都是要嚎啕大哭的,秦王府的人一跪下,太监喊一声行礼,众人就要像比赛一样哭起来。
好在如意在空间里练习过怎么哭丧,帕子一沾眼睛,眼泪就像到豆子一样流出来,哭声好不凄凉。
尖帽子又长又大,遮住了大半个脸颊,实质上是不是流眼泪了并不能看清,但是没人敢不流眼泪,太子受斥责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大概盏茶的功夫,太监喊了礼毕,众人的哭声也要戛然而止,起身跪在灵堂的两侧,把正堂的位置空出来,留给下一波祭奠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