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先生大义,此计为国(2 / 2)

加入书签

姜芜疑惑的看两人。

少年嬉笑,完全没有林殊那份担忧,道∶“你不怕人心不足蛇吞象,到时候人和钱都没了。”

“太后那老太婆,连着她那个哥哥漆相,城府深,心眼狠,小心到头来落个鸡飞蛋打。”

见姜芜疑惑,林殊解释道∶“他知道我的情况。”

姜芜这才解惑。

两人家族往上数三代,祖上有交集,后来一个从商,一个走了仕途,两家渐渐来往少了。他们自小熟识,是为玩伴,有一段时间几乎长期厮混一起。

后来少年父母双亡,被祖父扶养,来了京都,之后两人几乎没有见过。加之林殊身份特殊,身体不好,鲜少出府。

少年转头看姜芜,道一句“好久不见”。姜芜颔首,已示打过招呼。

姜芜问∶“公子可是翰林阁大学士林徵之孙林无隅?”

少年惊奇,转瞬即逝,“你怎么知道?”

他还是止不住心中好奇,问道。

姜芜垂首,心口传来痛,方才丫鬟服侍她用过药,只是少不得皮肉苦。

她回答∶“自你拦下马车我便知道了。当时只当你不是寻常人,现在见你和林殊一起,才确定下来。”

林无隅问∶“那为何不拆穿?”

姜芜道∶“刚开始我也奇怪,后来听你给太后测算,也明白几分。如今国库艰难,太后此时修建陵寝,是给……”她迟疑片刻。

道∶“是给陛下做难题,处理不好,只怕留下弊端。我思来想去,你满口胡言,而陛下却未加制止,想来是他知晓的。”

林无隅听了,暗自觉得姜芜聪慧,倒不似宫中传言的只会争宠的小女子。

他爽朗笑道∶“我哪里胡言乱语,那说辞,可是我精心编排的,每一句都朝着太后心坎说去。”

姜芜浅笑,只道是这么回事。

又问∶“你们可知道余铁嘴第二日暴毙家中?”

说到此处,姜芜叹息,她猜想太后心狠手辣,不会放过,只是……

余铁嘴只是测字,并未知晓或参与什么,太后为何杀他灭口?

宫中三年尔虞我诈,让她习惯的往复杂方向猜测。

在她问起时,两人皆是面上一沉,露出难以明说的表情。

姜芜只知是自己猜对了,余铁嘴的死果然不简单。她遂又问∶“余铁嘴可是陛下安排的?”

林殊抬眼,不打算瞒着,回答道∶“是。”

姜芜问林无隅∶“你也是陛下安排的?”

她十分不解,林无隅为翰林编书,虽品阶不够,不入朝堂,只在翰林院做些杂事。但怎么说也是京都有头有脸的望族之后,此番让林无隅来,会不会太冒险?

林无隅接过话∶“那倒不是!”

“我做翰林院编书烦了,事情又多又杂,毫无乐趣,不上不下,前几日递了辞呈就偷跑出了京都。”

林无隅想到这里,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