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第三章(2 / 2)

加入书签

被揭穿的老板面色一僵,随机恢复,“好吧好吧,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您先带一册《孩童启蒙》回去抄,一本收回来六百文,笔墨自理。”

他算了算,一本册子得抄上十日,抛开成本,每天能赚到三四十文,这个价位算是很公道的,老板虽然油滑,这个倒是没坑他。

蔺洵准备趁着年前这段时间抄上两本,赚到的银子好置办过年的物件,他怀里就剩下两块小银锭,之前称过,只有二两。这就是全部的财产,真惨。

蔺洵怀里夹着白纸刚出店,对面的学堂散学了,一串串的小豆丁从门内挤出来,从五六岁到十六七不一而足,有刚启蒙也有等着考试的。他们跨过门槛,没了先生的监管,叽叽喳喳的讲着趣事,抱怨着书本难学。

蔺洵收回目光,正要快步迈过这群学生时,听到有人迟疑的喊:“蔺兄?”似乎很怀疑自己看错了。

一个岁数跟他差不多,同样鹤发苍颜的老头,穿着学堂统一配置的青色儒衫,佝偻着背,抬眼望他。

“啊,是高兄。”蔺洵从记忆里翻到来人的名字,“高兄有要事?”

“无事。”高平安看他,“去茶摊说话。”这里人来人往,挡着别人进出。

两人坐下,高平安挑了个角落,周围没人注意到他们后,便小声问:“蔺兄没报名这次的县试?”

蔺洵翻找记忆,的确没这事,干脆承认了。

“可惜,可惜,蔺兄不管怎么说,至少得把秀才考中吧?”高平安苦口婆心劝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初蔺兄只差一科没过,就还只是童生,只要考中秀才,至少也算对祖宗有个交代了。”

虽然很多影视作品对秀才的名头看不上,常常酸秀才的叫着,实际在偏远村落,秀才就有相应的免税田,能坐馆授课,再好不过的营生。

高平安绝对是一片好心,他原先是蔺童生隔壁村的,两人时常结伴上学,幼时情意颇笃,等中年时高平安搬家,后来两人偶然相遇,才知道对方也没考中,这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情谊倒是更甚。交朋友虽说不看阶级,但两人如果境遇相差过大,总规还是不舒服的。

蔺洵做个苦笑,“来年二月的县试,我倒是想去,可是没人作保......”县试除了填写本人履历,还要互结和具结,也就是找同场考生互相担保,找本县秀才作担保,因为有连带责任,秀才并不乐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