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冤家路窄(2 / 2)

加入书签

江红柏和王圆圆会心一笑。

“你听口音就知道,我俩都是老四九城人了,郝同学,我听你口音倒是不怎么像,外地人吧?怎么在四九城上车了?”

郝荣华暗暗捏紧手指,语气稍显紧绷地说:“我家也是地道的老四九城,我只是随了我舅妈,我舅妈是外地口音,我小时候她带过我一阵儿,影响我发音了,江同学你不了解别人就别随便下论断。”

她掖了掖耳边的碎发,不着痕迹掩饰自己的不自然。

江红柏一愣,没想到自己随口寒暄,郝荣华会这么较真地解释。

“不好意思啊,怪我眼拙。”他连忙懊恼地说:“既然都是老乡,到了大白山公社就是自己人,互相关照啊。”

郝荣华总算重新弯起唇角。

王圆圆一直没插话,这会儿她心情有些说不出的微妙。

刚才她就认出郝荣华了。

原着作者是这么描写她的:短发,五官倒是个美人胚子,就是肤色微黑,颈背厚实,手上老茧突出,有着寻常柔弱女孩所不具备的力量感,一看就是常年在乡下干过活的,眼神很机敏,长了一张利嘴,怼起人来噼里啪啦的。

这人在原着里还是个重要配角。

人如其名,她是个极度喜欢荣华富贵、吹嘘攀比的势利眼。

这女孩儿身世复杂,刚出生就被人偷走拐卖,十八岁前是在陕北农村长大的,不久前刚被家人接回四九城,紧接着就赶上了下乡。

郝家三女一儿,郝荣华排行第三,从小没在郝父郝母身边长大,自然没啥感情。

回到郝家,还没过几天城里人生活就被安排下了乡。

这次街道动员下乡是有政策规定的,若城镇子女毕业后在家待业,原则上一家至少要送一个孩子下乡。

郝家几个儿女都待业,却毫不犹豫把郝荣华这个半路找回来的闺女给推出去了。

王圆圆回忆着原着,一个细思极恐的念头冒出来。

说不定郝家接回这个女儿就是为了不让身边的子女下乡去的。

这时江红柏从兜里抓出一把大白兔奶糖,“来来来,我请大伙吃糖。”

“谢谢。”王圆圆大大方方接了。

王敏见状也接了糖,低声说了句谢谢。

郝荣华最后一个伸手的,她一副不怎么稀罕的模样,挑挑拣拣地捏了一颗:“这糖我在家经常吃,前几天我妈刚给我买了一包,吃的我牙疼,我就不吃了,先收着吧,谢谢你啊江同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着就把糖揣进了口袋。

江红柏一个大男孩倒是不计较这些细节,笑着接话说:“听起来阿姨很宠着你,怪不得刚才你一上车就哭了,其实也没什么可难过的,你想想,咱们这波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大伙都跟你一样背井离乡,再说咱们去东北已经比很多人强了,东北那边冬休时间长,相对还算轻松点。”

郝荣华叹气:“你说的对,东北除了冷点,是比其他地方轻松不少,我其实也没那么伤心,就是吧,我这一走,我爸妈舍不得我,想想心里就难受得发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