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各自为战(2 / 2)
这些人,几乎都是他的晚辈,在同辈之中,很少有人能够超过他。
能够看到这么多年轻一代的佼佼者,登上武道金榜,这是何等的荣耀。
张三丰心中百感交集,回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他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他年轻的时候,并不比谁都差。
也就是说。
这个世界上,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人并不多。
至于后面的那些弟子,更是一脸懵逼。
两人的心情都有些复杂。
他们跟在张三丰身边这么长时间,对于张三丰的一些事情,他们也是有所了解的,但他们还是相信。
他这位师尊,当真是超凡脱俗,放眼九州,也是凤毛麟角。
定能得到天庭天帝的赏识,被册封为天庭之神!
“我能不能封神?”
武当山巅,云雾缭绕,张三丰与俞岱岩对视一笑,那份默契无需言语。俞岱岩忽地眉头一皱,似有感怀:“大师,您说这世间,真有凡人能与仙神匹敌吗?”
张三丰轻捋长须,目光悠远:“世间万物,皆有其道。凡人虽微,若心志坚定,意志不屈,未尝不能创造奇迹。昔日我也曾是那万千凡人中的一员,修行之路,本就逆天而行,非坚韧不拔者不能至。”
言罢,两人沉默片刻,似乎都在思考着些什么。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远处的喧嚣,那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颤。
“师尊,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一位年轻弟子忽然开口,眉宇间满是紧张。
张三丰闭目凝神,片刻后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确实,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集结,此事恐怕与天庭有关。武当身为中原武学之首,需得做好准备。”
正当他们议论之际,遥远的秦国,一座巍峨的宫殿内,灯火通明。年轻的秦王,手执一封密信,面色凝重。信中言辞恳切,透露了天庭即将对人间发动挑战的消息。
“天庭之神,竟也对人间生出觊觎之心。”秦王低声自语,眉宇间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王者之气,“我乃一国之君,保境安民,责无旁贷。纵是面对天神,亦不退缩!”
他起身,目光坚毅,步伐沉稳,走向密室深处。在那里,藏着秦国最为隐秘的力量——一群昔日旧部与隐世高手,他们因各种原因隐匿于世,却始终忠于秦王。
“诸位,我秦国,乃至整个大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秦王声音沉稳,字字有力,“天庭之神欲以高傲的姿态审视人间,我辈凡人,岂能坐以待毙?”
众人闻言,或惊讶,或疑惑,但更多的是燃烧的斗志。其中一位灰衣老者,须发皆白,却双目如炬,他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所言极是,我等虽已年迈,但尚有余力,愿助陛下共抗天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王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有诸位相助,朕信心倍增。但此事绝非简单,需智谋与力量并存,方有胜算。”
密室内,计议声此起彼伏,一个个策略逐渐成型。而在这过程中,秦王体内似乎有某种古老的血脉在悄然苏醒,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体内涌动,令他愈发坚信,这场超越凡尘的较量,人类并非全无胜算。
与此同时,大明各地,那些默默修炼的武林高手,也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召唤,纷纷心生悸动,预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故即将来临。
数日后,武当山再传佳音,张三丰收到一封密函,信中提及秦王之举,言辞恳切,希望与武当携手,共抗天庭。张三丰握紧书信,眼中闪过决绝之色:“好一个秦王,有此等气魄,当得起英雄二字!”
他转身对俞岱岩等弟子道:“我武当,自当与大明共存亡。准备启程,我们去秦国,会一会那位有志之君。”
随着武当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山门之后,一场凡人与天神的较量,已在悄然间拉开了序幕。
夜幕下,武当山脚,一名青年侠客负手而立,望着远去的张三丰一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天下,终于要热闹起来了啊,陆小凤,你又怎能缺席这场盛宴呢?”言毕,他身形一展,如同夜色中的一缕清风,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而在秦国的皇宫深处,秦王正闭目凝神,一股神秘力量在他体内涌动,与古老血脉相融。他喃喃自语:“天庭之神,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我秦某人,誓要为你设下此生最大的挑战。”
话音落下,整个房间仿佛共鸣,隐隐约约间,有一种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是不甘,是反抗,也是属于凡人最真挚的骄傲与不屈。
秦王皇子站在古老而幽暗的皇室禁地之中,手中的秘卷仿佛承载着千年的重量,泛黄的纸页上镌刻着难以辨识的古文字与繁复的图腾。烛光摇曳,映照在他专注的脸庞上,他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决与渴望。
“祖宗庇佑,皇子定不辱使命。”皇子低语,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看似平凡却又暗含无尽奥秘的羊皮卷轴。他心中清楚,这一切或许就是他命中注定的责任与挑战。
正当他沉思之际,一名侍从匆忙步入,神色紧张:“启禀殿下,民间似乎流传起了关于殿下的预言,言殿下将是救世主,引领凡人抗争天庭,您看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