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页(2 / 2)

加入书签

可他听闻,当年大火中可是发现了云霄的尸体的,还有他腰间那枚太子才可佩戴的玉……如今……

朝臣惊的面面相觑,众人又看向萧然,面上神色换了又换,就连那丞相也是惊的大气不敢出,此时此刻,任是谁也不敢说一句话。

上次时隔多年,听闻云霄,乃他是被人故意纵火杀害。

而这次听闻云霄,竟是有一人站在他们前方,告诉他们,他就是。

谁不惊呢。

人群中,温雅倾也在,他一身墨绿色的袍子,白发束的一丝不苟,双眸清明,就站在下方看着上面的人,听他说出云霄二字时,身形终是颤了颤,若不是杨芸眼疾手快的扶住他,都要朝后摔去。

杨芸声音已然发颤:“师父。”

师徒二人互相搀扶着,同时望着上方的人,颤抖的手臂与眼眸,暴露二人此刻心绪。

原本,杨芸又准备去大理寺卿府邸,却听闻这边动静,她也跟着人群过来看看了,见到是萧然,忽而愣了愣。

萧然总是喜欢穿紫色的长袍,头束玉冠,面容淡淡又有些潜藏的温和,而面对熟人时,他又总是一副喜爱玩又调皮的模样,让人一时分不清哪个是他,可其实,又都是他。

今日,他站在那里,语声铿锵,是大胆的却又不是,他正直,又坚定,太像一个人,一个她已经开始怀疑的人。

杨芸盯着他很久很久,不知道在想什么,直到那句凭我是云霄出,她大脑当时更是空了,一时反应不过来,又本能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可当她瞧着周围景,才发现不是。

她眼眸微微泛红,这人真是与当初不一样了,她竟然没认出他,那他呢,难道也没认出自己吗,女扮男装认不出,女装也是认不出吗?师父就在京中,他也认不出吗?明知道,他的离去,师父与他们有多难过,为何不先回来。

“我没死在当年那场大火。”萧然抬眼扫过一众人,目光在温雅倾和杨芸身上微微停顿又别开眼,垂眸道:“而今回来,也是为了讨要清白与一公道。”

“沈国公府无罪,安国公,定国将军府更是无辜,当年一事,因先帝而起,外里他是难得的明君,可内里,他怕三军关系密切又联合,影响他帝位,是以,他与三皇子设计,三皇子谋反是假,引沈国公父子出城才是真,后来事发,先帝召群臣又下令安国公前去杀反贼,并下旨,不论是谁,格杀勿论。”

“而当日,沈国公父子早就奉命出城,先帝言,三皇子谋反一事,不可透露半分,让父子二人暗中将其解决,保朝堂安稳,也免百姓忧心,是以,出城后二人谁也未说,只是称病未上朝,可他们定不知道,此一去便是谋反罪臣了。”

“而老燕王,亦不是真的战死沙场。”

萧然说起这些,原本平静下来的内心忽而涌上酸涩来,幼时,恩师教他如何做君王,父皇教他不可让忠臣寒了心,又听旁人提起先帝,说是如何如何的好,有人用千古明君来形容他,那个时候漓国好像真的还不错,君臣好像真的是一体。

这些年,他又翻了好多关于过去的卷宗,只是看着很久很久之前的漓国景,沈国公,安国公与定国将军三人时常一起征战,从无败仗的,又与百姓关系好,很多年,人人道他们三人是保家卫国的好将军,可后来,一个是谋反罪臣,一个战死沙场,另一个死于大火。

都是因人而成此。

所有人都接受了这般结局,却无人知,温凛崩溃的那一年,本该是鲜衣怒马少年郎,硬是逼着自己沉下心又静下来,等待着,更无人知,燕恒的那几年,是如何将屡屡战败的燕家军举到这个时候的模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