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2 / 2)
“对!来,带着我们家那口子一起来,他也是今年4月份就退休了。
他能教音乐和美术,这种艺术类的熏陶,也该让孩子们感受一下。”
“这可太好了,你都不知道我上音乐课能为难成什么样子,我这人五音都不全,还教大家唱歌,自己都想笑。”
“老伙计再撑撑,半年,半年我们就来了。”
“哈哈哈,好!我就知道这条路怎么走都不会孤独的。”
两位老师爽朗的笑声,仿佛把旁边的树木都染翠了几分。
说要离开又耽误了不少时间,最后还是陈大爷赶着驴车过来,催着大家赶紧上了车。
这一趟有两辆驴车,还有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大叔也赶了一辆过来。
正好可以把几个人全都带走。
该再次过桥的时候,喻昭昭才想起来,这里还有个隐患
不把桥修好,修学校估计也困难,建房材料都没办法进去。
关键的是,修桥这个事儿,该去找谁。
这种公共类型的施工,应该是需要审批的,不是私人想修就能修
喻昭昭还没发愁一秒钟,突然想起来了
郁时序姥爷?
虽然已经退了,但是之前职位能干到省委书记,这点小事肯定不算什么。
明天周天,刚好可以拜访一下。
所以拿出手机,给桥仔仔细细的拍了照,又录了像。
回来的一路上,喻昭昭都在和徐老师聊着大蓉村小学以后的发展。
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孩子们上高中,最近的就是青云高中了。
可青云高中就是那个样子,刚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直接去到这种环境,也很容易被同化或者影响吧。
“徐老师,我有个想法你说从大榕村初中毕业的孩子能不能”
“直接来四十七中?!”
徐老师也想到了,紧接着脱口而出!
“好主意啊,咱们校长也是心中有丘壑,想要做出来一分成绩的好领导,刚刚上完课,我考察了一下,发现这里的学生学习基础并不薄弱。
甚至还很扎实,再加上他们努力又愿意学,绝对是好生源啊!这事八成没问题!”
徐老师说到激动处,恨不得现在就把电话打过去,想了想又觉得电话里说不清楚,才决定周一的时候再去当面找校长聊。
喻昭昭也感觉轻松多了。
希望每一个认真学习有努力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很好的出路,都能被幸运眷顾一生。
到达三水县县城,已经天黑了,喻昭昭倒是没觉得身体受不了,但看徐老师疲惫的厉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