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撤中书省改内阁(2 / 2)
“殿下,此时不可呀,中书省极为重要是朝廷不可或缺的部门,若是没有中书省,陛下又如何处理朝廷政务!”
朱雄英笑了笑。
“倒也简单,孤在勤政殿里由孤的十二叔和大儒刘三吾负责替孤草拟文案,六部尚书将所有事情的条陈写出一个册子来,这样做事效率极高,甚至还没有多少披露的地方,都觉得非常好!”
“所以孤打算将距离勤政殿不久的文渊阁给清理出来,然后由朝中的大臣再次替朕草拟文书,等到所有的事情,草拟完毕,然后再由孤决定!”
“此时内阁的人员以熟悉朝廷政务的官员为先,此位置并不固定,也不限制官职大小,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的朝中重臣大吃一惊,此时的朱雄英才算是图穷匕见。
朱雄英根本就没有打算重新建立中书省,而是打算在中书省之外重新建立一个部门。
以前六部尚书的事情直接汇报给中书省,然后中书省拿出方案之后再汇报给皇帝。
当然其中不少的事情在这之前就已经被处理得差不多了,也难免会有一些人将其中的一些事情压下。
就比如这一次在凤阳府发生的事情,当地的官员曾不止一次地上书给朝廷。
然而这些奏折全部都被中书省压了下去,朱元璋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情。
如果没有了中书省,对于朱元璋来说便可以非常清楚地掌管各部门的事情。
六部尚书心中有些兴奋,以前的他们只是跟在丞相的身后,如今他们六人直接对皇帝负责,无论是权力还是地位都比之前高了许多。
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好事一个个的心里极为高兴,哪有一丝的不愿意纷纷赞同。
赵忠的一些低官职的官员也是如此。
官场如战场,每一个位置都是极为重要,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想要从当中挤出一个位置极为困难,更何况是做到尚书侍郎这些大官。
而且内阁虽然不掌握具体的权力,但是却可以帮助陛下处理事务,这样的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内阁供职,就相当于是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这样更容易让陛下发现自己的能力,这样升官的速度绝对比普通人快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