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组建内阁,应天狩猎(2 / 2)
这段时间自己实在是有些太跳脱了,为了争夺那一个位置,这段时间自己做了许多错误的事情。
现在反应过来,这些举动实在是有些愚蠢。
如今自己得罪的人已经足够多,接下来若是再有所行动的话,那将会彻底地走出朝堂。
胡惟庸这段时间却是非常的老实规矩,倒是让朱雄英都极为意外。
尽快朱雄英便从朝中官员中选出内阁成员。
明朝第一任内阁:学士刘三吾,户部尚书杨思义,十二皇子朱柏,御史中丞刘伯温,刑部尚书胡桢,原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魏国公徐达,凉国公蓝玉。
这七名官员进入到内阁之中并没有人反对。
刘三吾乃天下清流的代表,更何况又在勤政殿里面处理政务多时,自然没有人反对。
户部尚书杨思义和刑部尚书胡桢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办事稳妥,代表六部没什么问题。
原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有急智,虽说得罪了江南士族,但是在朝堂之上也有着一股不小的影响力。
御史中丞刘伯温代表御史台,十二皇子朱柏代表皇室,而魏国公徐达和凉国公蓝玉则是军方两股力量的代表。
这几个官员进入内阁没多长时间,便已经熟悉了处理政务。
十二皇子朱柏虽然年龄小,但是学习能力极强,很快就学得有模有样,刘三吾也乐见其成。
胡惟庸进入到勤政殿内,看着那个座位,心中极为尴尬。
当初第一次进入勤政殿里面也是这同样的环境,清一色的大佬,而自己却是坐在这个地方记录,如今时间虽然没有过去多长时间,却总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胡惟庸处理事情的能力不错,再配合刘伯温和两位尚书,许多的事情都能够轻松地处理。
至于魏国公徐达和凉国公蓝玉,只有和军队有关的事情,这两个人才过问一下,其他的事情和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魏国公徐达依然像往常一样不愿意去管这样的事情,每次点卯结束之后便直接回去。
这天朱雄英在朝堂上突然间宣布了一个消息,自己打算和诸王以及勋贵子弟一同打猎。
朝堂上的官员听到这一个消息,都是极为惊讶。
自从朱雄英开始监国之后,整个朝堂上出现了极大的动荡,但是
↑返回顶部↑